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杯,杯中的红酒在灯光下呈现出深邃的宝石红色。他的声音低沉悦耳,像大提琴的独奏,在餐厅柔和的背景音里清晰地传递过来,本质上是基于市场供需理论的极致应用。

    他用指尖轻轻点了点桌面,如同在指点一张无形的图表,稀缺性创造价值。三星餐厅的‘星星’,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稀缺的信用符号,它锚定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价格上限。

    他微微倾身,琥珀色的眼眸在烛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深邃,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就像我们评估一个投资标的的护城河。米其林评级的权威性,就是它最深的护城河。它筛选出顶尖的供给端,同时定义了最顶层的需求端。供需在最高点达成微妙的、昂贵的平衡。

    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喉结滚动。这就是米其林的经济学。

    我听着,看着他那张在精致灯光下显得过分英俊的脸。他谈论这些时,周身散发着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和魅力,是他在图书馆讲解《资本论》时那种智性魅力的另一种延伸。只是环境,从弥漫着油墨香的书架间,换成了这奢华得令人屏息的空间。我拿起叉子,叉起一块他切好的牛肉。肉质确实无可挑剔,入口即化,浓郁的肉汁在舌尖爆开。但味蕾的满足,却压不住心底深处一丝隐隐的、与环境格格不入的疏离感。

    小时候,

    我放下叉子,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回忆的遥远感,试图在这片璀璨的护城河里,找回一点属于自己的真实,在老家街口,跟我妈摆摊卖炸串。

    记忆里是呛人的油烟味,是劣质油在高温铁板上滋滋作响的声音,是母亲被汗水浸湿的鬓角,是路人挑剔的目光和锱铢必较的讨价还价。那时候,哪懂什么供需平衡。只想着怎么把一串土豆片从一块钱卖到一块二,能多赚两毛钱,给我弟买个新本子。

    我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涩意。我妈总说,‘薄利多销,和气生财’,大概就是最朴素的…市场逻辑

    我的话似乎很突兀。与这精致的银器、优雅的音乐、程叙刚刚分析的高深理论格格不入。我甚至做好了准备,迎接他可能一闪而过的错愕,或者礼貌性的沉默。

    然而,程叙的反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他放下了酒杯。

    不是随意地搁下,是稳稳地、带着一种郑重意味地放在了洁白的餐巾上。

    他放下了手中一直把玩着的银亮餐刀。

    然后,他放下了叉子。

    整个动作流畅而自然,却带着一种强烈的仪式感,仿佛在进行某种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