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深层的问题:如何让建筑抗震技术更好地服务全人类

    地震是全球性的自然灾害,威胁着世界各地人们的安全。但不同地区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很多地方缺乏足够的资源来提高建筑抗震能力。

    我们能不能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建筑安全基金,专门帮助欠发达地区提高建筑抗震能力我向联合国减灾署提出了这个建议。

    这个想法得到了积极响应。在多方努力下,全球建筑安全基金正式成立,初始资金规模达到了5亿美元。

    作为基金的发起人之一,我们公司承诺每年向基金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全球的建筑安全项目。

    这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体现。我在基金成立仪式上说。

    基金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是为印度尼西亚的地震多发地区提供技术援助。印尼是地震频发的国家,但很多地区的建筑抗震能力不足。

    我们派出了技术团队,为当地设计了适合热带气候和当地材料的抗震建筑方案。这些方案不仅技术可靠,成本也相对较低,便于推广应用。

    中国的技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印尼建设部长在项目启动仪式上说,这将大大提高我们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随着公司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也获得了更多的国际认可。2023年底,我被授予联合国减灾杰出贡献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家。

    方博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创新服务人类的理念,为全球减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联合国秘书长在颁奖典礼上这样评价。

    但荣誉对我来说从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看到我们的技术真正发挥作用,保护更多人的安全。

    就在这一年,我收到了一个特殊的邀请:张明明要结婚了,希望我能参加他的婚礼。

    时间过得真快,当年那个在废墟中被救出的小男孩,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即将组建自己的家庭。

    在婚礼上,张明明特意安排我坐在主宾席。在致辞环节,他深情地说:

    十五年前,方叔叔在废墟中救了我的命。但他给我的不仅仅是生命,更是榜样和方向。正是因为他,我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选择了建筑抗震这个职业。今天我能站在这里,要感谢方叔叔的救命之恩,更要感谢他给我的人生启发。

    听到这番话,我的眼眶再次湿润了。一个人的生命轨迹能够影响另一个人的人生选择,这种传承比任何成就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