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次的抗震措施,既确保基本安全,又考虑实施可行性。

    这个策略很实用,既有技术高度,又有现实可操性。其他国际专家对我的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球建筑抗震技术指导原则》正式发布。这份文件成为指导全球建筑抗震工作的重要技术标准,也让中国的抗震技术理念走向了世界。

    与此同时,公司的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快。我们在新加坡、迪拜、墨西哥设立了海外分公司,业务覆盖了亚洲、中东、拉美等多个地区。

    但国际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同国家的技术标准不同、法律法规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需要我们不断学习适应。

    做国际市场不容易,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规则,同时坚持我们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负责海外业务的副总经理经常这样提醒团队。

    2023年初,土耳其发生了强烈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联合国减灾署的技术顾问,我第一时间赶到了灾区。

    站在土耳其的废墟前,我仿佛又回到了15年前的汶川。同样是倒塌的建筑,同样是悲伤的人群,同样是对生命的呼唤。

    但不同的是,现在的我已经有了足够的技术能力和资源来帮助他们。

    我们要尽快评估受损建筑的安全状况,为救援和重建提供技术支持。我对随行的技术团队说。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我们深入灾区各地,对数百栋受损建筑进行了安全评估。我们发现,采用了现代抗震技术的建筑大多保持完好,而老旧建筑的破坏则非常严重。

    这再次证明了建筑抗震技术的重要性。土耳其建设部的官员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感谢,希望中国的先进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建筑安全水平。

    基于灾区评估的结果,我们为土耳其制定了全面的建筑抗震改造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技术方案,还包括资金安排、实施步骤、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在与土耳其政府的会谈中说,我们不仅要帮助你们重建,更要帮助你们掌握先进的抗震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为此,我们与土耳其的几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建筑抗震技术人才。我们还向土耳其转让了部分技术,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产业能力。

    这种技术输出+人才培养+产业合作的模式,不仅帮助了受灾国家,也展示了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和技术实力。

    回国后,我开始思考一个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