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计要求。

    我们的阻尼系统可以将结构位移响应减小35%以上,完全满足抗震要求。而且系统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综合性价比很高。我向项目团队详细介绍了技术方案。

    经过多轮技术论证和商务谈判,我们最终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个项目的合同金额达到了800万元,是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大订单。

    太好了!这个项目如果成功,我们公司就能站稳脚跟了。老王兴奋地说。

    但我知道,挑战才刚刚开始。这个项目的技术要求很高,而且是我们的阻尼技术首次在超高层住宅中应用,容不得任何差错。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我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个项目中。从详细设计到产品制造,从运输安装到调试验收,每一个环节我都亲自把关。

    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比如,住宅楼的结构体系与办公楼不同,阻尼器的布置方案需要重新优化;住宅楼对噪音控制要求更高,需要采取特殊的减震措施;安装空间有限,需要开发专门的施工工艺。

    每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大量的计算分析和试验验证。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个技术细节,我们要做几十次计算,制作多个试验样品。

    做技术就是这样,99%的努力可能都看不到,但那1%的突破就能决定成败。我经常这样鼓励团队成员。

    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所有技术难题都得到了圆满解决。项目最终顺利通过验收,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

    太了不起了!结构响应控制效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业主方的技术负责人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个成功案例的影响力很快显现出来。作为国内首个采用自主研发阻尼技术的超高层住宅项目,它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很多媒体进行了报道,称赞这是中国建筑抗震技术的重要突破。多家设计院和开发商主动联系我们,希望在自己的项目中应用这项技术。

    公司的业务开始快速增长。第二年,我们承接了15个项目,合同总金额超过3000万元。公司规模也从最初的4个人发展到了20多人。

    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始终没有忘记创业的初心。

    一次,有个客户希望我们为了降低成本而简化某些技术措施。虽然这样做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不行,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牺牲技术品质。我坚决拒绝了客户的要求,建筑安全关系到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