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走失:山沟里的呼唤
霜降后的第七天,秀兰跟着捡柴火的驴车走丢了。老张找遍全村,最后在五里外的山沟里发现她的蓝头巾挂在荆棘上。山风卷着枯叶打在他脸上,他听见谷底传来模糊的哭声,像极了那年母亲在父亲坟前的呜咽。
下到沟底时,秀兰正抱着块石头啃,嘴角渗着血。她看见老张,突然咧嘴笑了:你来了,咱娘说给咱留了槐花麦饭。
老张蹲下来给她擦脸,摸到她手背上的伤
——
和当年自己搬砖时磨的血泡一模一样。背起她往回走时,夕阳把两个人的影子叠在一起,瘦得像两根随时会被风吹断的芦苇。
(四)孤灯:火柴盒里的光阴
2005
年除夕,电话那头儿子说工地加班回不来。秀兰盯着电视里的春晚,把瓜子摆成孙子的名字,摆到第三遍时突然哭了:娃都七岁了,还没吃过我烙的葱花饼。
老张蹲在灶台前烧火,锅里的白菜豆腐咕嘟作响,映得窗纸上的
福
字歪歪扭扭
——
那是他用女儿寄来的挂历纸剪的。
深夜里秀兰突然坐起,对着墙根说话:他爹,你看咱娘站在槐树下呢。
老张摸黑点燃火柴,看见妻子的影子在墙上晃动,像极了那年母亲在油灯下补衣裳的模样。火柴熄灭的瞬间,他听见自己心里有什么东西碎了,比瓷碗摔在地上的声音还要轻,还要细。
(五)永别:搪瓷缸里的凉粥
秀兰走在春分后的第一场雨里。临终前她攥着老张的手,浑浊的眼睛突然清亮了一瞬:下辈子......
别再让我遇见你......
话没说完就咽了气,指甲缝里还留着去年秋天捡麦穗时扎的麦芒。老张捧着她的手贴在脸上,发现这双曾经为他纳鞋、为孩子缝补的手,如今瘦得只剩皮包骨,比晒了三年的丝瓜瓤还要轻。
葬礼上儿子儿媳哭得肝肠寸断,老张却没掉一滴泪。他蹲在新坟前添土,看见纸灰被风吹上老槐树,想起五十年前母亲葬在父亲坟旁时,也是这样的风,这样的纸灰。夜里他摸着炕头秀兰常枕的布包,里面装着半块没吃完的硬饼
——
那是去年中秋节女儿寄来的,她舍不得吃,一直藏到发霉。
(六)残烛:漏雨的屋顶下
秀兰走后,老张的药吃得更省了。降压药掰成两半,
(三)走失:山沟里的呼唤
霜降后的第七天,秀兰跟着捡柴火的驴车走丢了。老张找遍全村,最后在五里外的山沟里发现她的蓝头巾挂在荆棘上。山风卷着枯叶打在他脸上,他听见谷底传来模糊的哭声,像极了那年母亲在父亲坟前的呜咽。
下到沟底时,秀兰正抱着块石头啃,嘴角渗着血。她看见老张,突然咧嘴笑了:你来了,咱娘说给咱留了槐花麦饭。
老张蹲下来给她擦脸,摸到她手背上的伤
——
和当年自己搬砖时磨的血泡一模一样。背起她往回走时,夕阳把两个人的影子叠在一起,瘦得像两根随时会被风吹断的芦苇。
(四)孤灯:火柴盒里的光阴
2005
年除夕,电话那头儿子说工地加班回不来。秀兰盯着电视里的春晚,把瓜子摆成孙子的名字,摆到第三遍时突然哭了:娃都七岁了,还没吃过我烙的葱花饼。
老张蹲在灶台前烧火,锅里的白菜豆腐咕嘟作响,映得窗纸上的
福
字歪歪扭扭
——
那是他用女儿寄来的挂历纸剪的。
深夜里秀兰突然坐起,对着墙根说话:他爹,你看咱娘站在槐树下呢。
老张摸黑点燃火柴,看见妻子的影子在墙上晃动,像极了那年母亲在油灯下补衣裳的模样。火柴熄灭的瞬间,他听见自己心里有什么东西碎了,比瓷碗摔在地上的声音还要轻,还要细。
(五)永别:搪瓷缸里的凉粥
秀兰走在春分后的第一场雨里。临终前她攥着老张的手,浑浊的眼睛突然清亮了一瞬:下辈子......
别再让我遇见你......
话没说完就咽了气,指甲缝里还留着去年秋天捡麦穗时扎的麦芒。老张捧着她的手贴在脸上,发现这双曾经为他纳鞋、为孩子缝补的手,如今瘦得只剩皮包骨,比晒了三年的丝瓜瓤还要轻。
葬礼上儿子儿媳哭得肝肠寸断,老张却没掉一滴泪。他蹲在新坟前添土,看见纸灰被风吹上老槐树,想起五十年前母亲葬在父亲坟旁时,也是这样的风,这样的纸灰。夜里他摸着炕头秀兰常枕的布包,里面装着半块没吃完的硬饼
——
那是去年中秋节女儿寄来的,她舍不得吃,一直藏到发霉。
(六)残烛:漏雨的屋顶下
秀兰走后,老张的药吃得更省了。降压药掰成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