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媒介策略的具体时间和内容……
这个过程非常痛苦,每一次回忆都像是在撕开刚刚结痂的伤口。但我逼着自己坚持下去。当我把这些碎片化的记忆一条条写下来,按时间线排列在一起时,一个清晰的模式逐渐浮现出来:打压与安抚交替,模糊指令后必然伴随着揽功或甩锅,否定和焦虑灌输贯穿始终……这绝不是偶然,这分明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操控!
光靠回忆还不够,我需要更客观的证据。我开始留意保存所有与张显的沟通记录。
*
微信聊天记录:虽然他很多关键指令都是口头下达,但偶尔也会在微信里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比如他催促工作的语气,他对某些事情的模糊表态。
*
邮件:我仔细翻查了所有工作邮件。特别是绿源生机项目,我找到了他发给我那个所谓内部数据的邮件,以及他声称优化了媒介策略的最终版PPT附件。这些都是他无法抵赖的证据。
*
工作文件:我整理了所有我负责过的项目文件,特别是那些被他否定或修改过的初稿。对比最终版本,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是我的原始贡献,哪些是他后来加入或修改的。
我还开始尝试着,小心翼翼地与其他同事交流。我知道这很冒险,张显在部门里积威甚重,没人敢轻易议论他。我选择了一两个平时相对友善、似乎也对张显有些微词的老同事,在午餐或者下班路上,旁敲侧击地聊起工作压力、项目难度之类的话题。
有一次,我和一位比我早来一年的同事小雅一起吃饭,我状似无意地抱怨了一句:感觉张总要求好高啊,我怎么做都达不到他的标准。
小雅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薇薇,你别太往心里去。张总是有点……嗯,要求比较特别。他喜欢掌控一切的感觉。你刚来可能不太适应,以后……多留个心眼吧。她没敢说太多,但那句多留个心眼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我还鼓起勇气,联系上了佳佳提到的那个前几年被逼走的同事。通过领英辗转找到了她的联系方式,发去了一条诚恳的信息。没想到,她很快回复了我,并且愿意和我聊聊。
和她的那次通话,对我来说是又一次巨大的冲击。她讲述的经历,简直是我的翻版!从最初的被赏识,到后来的被打压、被孤立、被抢功劳、被甩锅……甚至连张显常用的那几句口头禅都一模一样!她最后也是因为一个项目失败被当成替罪羊,心灰意冷之下才离职的。
林薇,你一定要清醒一点!她
这个过程非常痛苦,每一次回忆都像是在撕开刚刚结痂的伤口。但我逼着自己坚持下去。当我把这些碎片化的记忆一条条写下来,按时间线排列在一起时,一个清晰的模式逐渐浮现出来:打压与安抚交替,模糊指令后必然伴随着揽功或甩锅,否定和焦虑灌输贯穿始终……这绝不是偶然,这分明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操控!
光靠回忆还不够,我需要更客观的证据。我开始留意保存所有与张显的沟通记录。
*
微信聊天记录:虽然他很多关键指令都是口头下达,但偶尔也会在微信里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比如他催促工作的语气,他对某些事情的模糊表态。
*
邮件:我仔细翻查了所有工作邮件。特别是绿源生机项目,我找到了他发给我那个所谓内部数据的邮件,以及他声称优化了媒介策略的最终版PPT附件。这些都是他无法抵赖的证据。
*
工作文件:我整理了所有我负责过的项目文件,特别是那些被他否定或修改过的初稿。对比最终版本,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是我的原始贡献,哪些是他后来加入或修改的。
我还开始尝试着,小心翼翼地与其他同事交流。我知道这很冒险,张显在部门里积威甚重,没人敢轻易议论他。我选择了一两个平时相对友善、似乎也对张显有些微词的老同事,在午餐或者下班路上,旁敲侧击地聊起工作压力、项目难度之类的话题。
有一次,我和一位比我早来一年的同事小雅一起吃饭,我状似无意地抱怨了一句:感觉张总要求好高啊,我怎么做都达不到他的标准。
小雅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薇薇,你别太往心里去。张总是有点……嗯,要求比较特别。他喜欢掌控一切的感觉。你刚来可能不太适应,以后……多留个心眼吧。她没敢说太多,但那句多留个心眼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我还鼓起勇气,联系上了佳佳提到的那个前几年被逼走的同事。通过领英辗转找到了她的联系方式,发去了一条诚恳的信息。没想到,她很快回复了我,并且愿意和我聊聊。
和她的那次通话,对我来说是又一次巨大的冲击。她讲述的经历,简直是我的翻版!从最初的被赏识,到后来的被打压、被孤立、被抢功劳、被甩锅……甚至连张显常用的那几句口头禅都一模一样!她最后也是因为一个项目失败被当成替罪羊,心灰意冷之下才离职的。
林薇,你一定要清醒一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