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说着,静子轻轻叹息,或许您并不相信,但是我想,父亲曾经确实希望学文能够继承那张琴。

    年岁久远的筑琴一直是载宁家的至宝。

    她年余七十,懂事以来,也只见过那张珍贵十三弦筑几次。

    不过是远远看着,根本没有可能触及它分毫。

    但是她说:我好几次来访,见到学文与父亲闲谈旧事,房间里总能传出击筑的声响。我不懂音乐,可我觉得,学文的琴,奏得极好。

    钟应对宁明志一腔厌恶,对这位真正慈祥温柔的老妇人,却是满心亲切。

    爷爷击筑确实极好,连我都是跟他学的。

    他愤怒悲伤的情绪,聊起林望归的筑音,稍稍轻快起来。

    他还自己复制了一张筑琴,弦清琴鸣,颇具古韵,我听着他击筑的录音,都能想象出汉唐志士击筑高歌的一派豪情。

    静子是一位真心待人的老人,她倾听钟应谈及林望归的筑琴,眼睛都泛着光芒。

    虽然我没有听过,但是我觉得那一定也是一张好琴。

    她温柔慈祥,比起宁明志的虚伪称赞,真诚数万倍,因为那是他复制的琴。

    内院外院距离不远,钟应与静子聊起筑琴,一会儿就走出了日式的庭院矮桥,走进了一侧风格迥异的宅院。

    院门木制变为了石砌圆拱门,君子院三个草书的黑底金色匾额,悬于正中,宛如国内苏式园林,园中绿树假山石子长街相映成辉。

    这儿就是学文一直住的君子院,里面有寒梅、猗兰、翠竹、霜菊四间厢房,他独爱猗兰。

    静子缓缓领着钟应,走到了雕花木门的猗兰阁前。

    久久紧闭的大门一开,房中宽阔简单的陈设一目了然。

    钟应见到了中式桌椅几台,雕花大床。

    沉重的帷幔层层叠叠,干净清幽。

    唯独正对房门的天花板一角,明晃晃彷如故意那么显眼一般,突兀的设置着一台监控探头。

    钟应皱起眉,他还没有出声,静子便说:床幔之后就是死角,载宁宅子里都有这样的监控,你应当见过了。

    他确实见过。

    这一路走来,长廊庭院少说四五十个监控探头,将一座古典宅院背后的诡异阴云彰显得淋漓尽致。

    钟应嗤笑一声,说道:宁明志这是怕自己走到看不见的角落,无声无息死了,才装这么离谱的监控吗?

    可以这么说。

    静子女士并未辩解,宅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