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一角。

    这天午后,难得的清闲。

    我正教阿墨认新的账目,门口的风铃响了。

    一个穿着月白长衫的男子走了进来。

    身姿挺拔,气质温润,像一块上好的暖玉。

    掌柜的,一碗馄饨,多放葱花。声音也温和清朗。

    好嘞,您稍坐。我应道。

    阿墨已经机灵地去擦那张最干净的桌子。

    男子坐下,目光随意地扫过小小的店面,最后落在我身上。

    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打量。

    馄饨端上。

    他吃得慢条斯理,姿态优雅。

    吃完,放下勺子。

    汤清味醇,馅鲜皮滑,火候恰到好处。他看向我,眼中带着真诚的赞赏,掌柜的好手艺。

    客官过奖了。我笑笑,准备收碗。

    他却没动,温声道:在下柳观澜,在城南经营一家书肆。不知掌柜的,如何称呼

    沈晏清。

    沈掌柜。柳观澜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方素净的帕子,擦了擦嘴角,实不相瞒,柳某今日,是慕名而来。这碗馄饨,果然名不虚传。

    柳掌柜喜欢就好。

    他又坐了片刻,随意聊了几句闲话,问了问铺子的营生,态度自然,不惹人厌。

    最后付了钱,留下一句:改日再来叨扰。便翩然而去。

    蘅芷凑过来,眼睛亮晶晶:小姐,这位柳掌柜,人真好,长得也俊!

    阿墨在一旁默默地擦着灶台,没说话。

    我敲了下蘅芷的额头:干活去。

    心里却有些异样。

    这柳观澜,温和有礼,进退有度。

    但那双眼睛深处,似乎藏着点别的东西。

    柳观澜成了常客。

    隔三差五就来,有时是午后清闲时,有时是傍晚收摊前。

    每次只要一碗馄饨,坐一会儿,说几句话。

    聊书,聊市井趣闻,偶尔也聊聊生意经。

    他不问我的过往,只谈眼前。

    分寸感拿捏得极好。

    渐渐地,连蘅芷和阿墨都习惯了他的存在。

    蘅芷总偷偷朝我挤眼睛。

    阿墨则每次看到柳观澜来,都会更沉默几分,干活格外卖力。

    这天,柳观澜带来一本薄薄的册子。

    前日得了本前朝食记的残本,他将册子放在桌上,推到我面前,里面恰好记载了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