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微微发颤。
爷爷的遗照摆在灵堂正中的供桌上。那是他生前唯一一张照片,为了当队长办手续才去镇上拍的。照片里的他,穿着最体面的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微微侧着头,脸上依旧是那熟悉的、带着几分憨厚和腼腆的、笑呵呵的神情。那双眼睛温和地注视着灵堂里挤得满满当当、悲恸欲绝的人们,眼神平静而包容,仿佛在无声地安抚着满堂的悲声:莫哭,莫哭,没啥大不了的……
十六年的光阴,足以让一个懵懂的孩子长成大人,足以让青丝染上霜雪,足以抚平许多沟壑。然而,在爷爷长眠的这片山岗上,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十六个春秋轮回,十六场清明的雨,从未间断过浸润这片土地,也从未间断过人们走向这里的脚步。
我撑着伞,一步一步走近。墓碑是朴素的青石,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碑上刻着几行朴拙的大字:先考张公讳大有之墓
生于一九三三年
卒于一九七七年
孝男孝女泣立。在墓碑的最下方,还刻着一行稍小的字,那是爸爸执意要加上去的:一个笑呵呵的人。
爷爷那张被风雨侵蚀了十六年的遗照,镶嵌在小小的瓷像框里,依旧清晰。他温和地笑着,望着眼前这年复一年为他而来的、沉默的人群。
祭扫的人比往年似乎更多了些。我默默地站在人群外围,看着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做着熟悉的动作:拔草、擦碑、摆供品、烧纸钱。纸灰被雨水打湿,沉重地坠落在地,混入泥泞。低低的啜泣声和喃喃的祷告声,在雨幕中交织,模糊不清。
就在这时,一个异常魁梧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他穿着一身半旧的、沾着泥点的工装,裤腿挽到了小腿肚,露出结实的脚踝和沾满黄泥的解放鞋。他拨开人群,走到爷爷墓碑前,没有丝毫犹豫,扑通一声,双膝重重地砸在湿漉漉、冰冷黏腻的泥地上。那声响,让周围的低语瞬间静了静。
是石头。当年王寡妇家那个冻得小脸发紫、半夜跑来拍门求救的男孩石头。如今他已是个肩宽背厚、满脸风霜的壮年汉子,长年的体力劳动在他身上刻下了力量和粗粝的印记。
他没有点香,没有烧纸,只是直挺挺地跪在那里。雨水顺着他粗硬的短发往下淌,流过他黝黑粗糙、刻满生活艰辛的脸庞。他死死地盯着墓碑上爷爷那张小小的、笑呵呵的照片,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像拉风箱一般。猛地,他俯下身去,额头咚地一声,重重地、结结实实地磕在冰凉坚硬的墓碑底座上!那沉闷的撞击声,让周围所有
爷爷的遗照摆在灵堂正中的供桌上。那是他生前唯一一张照片,为了当队长办手续才去镇上拍的。照片里的他,穿着最体面的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微微侧着头,脸上依旧是那熟悉的、带着几分憨厚和腼腆的、笑呵呵的神情。那双眼睛温和地注视着灵堂里挤得满满当当、悲恸欲绝的人们,眼神平静而包容,仿佛在无声地安抚着满堂的悲声:莫哭,莫哭,没啥大不了的……
十六年的光阴,足以让一个懵懂的孩子长成大人,足以让青丝染上霜雪,足以抚平许多沟壑。然而,在爷爷长眠的这片山岗上,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十六个春秋轮回,十六场清明的雨,从未间断过浸润这片土地,也从未间断过人们走向这里的脚步。
我撑着伞,一步一步走近。墓碑是朴素的青石,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碑上刻着几行朴拙的大字:先考张公讳大有之墓
生于一九三三年
卒于一九七七年
孝男孝女泣立。在墓碑的最下方,还刻着一行稍小的字,那是爸爸执意要加上去的:一个笑呵呵的人。
爷爷那张被风雨侵蚀了十六年的遗照,镶嵌在小小的瓷像框里,依旧清晰。他温和地笑着,望着眼前这年复一年为他而来的、沉默的人群。
祭扫的人比往年似乎更多了些。我默默地站在人群外围,看着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做着熟悉的动作:拔草、擦碑、摆供品、烧纸钱。纸灰被雨水打湿,沉重地坠落在地,混入泥泞。低低的啜泣声和喃喃的祷告声,在雨幕中交织,模糊不清。
就在这时,一个异常魁梧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他穿着一身半旧的、沾着泥点的工装,裤腿挽到了小腿肚,露出结实的脚踝和沾满黄泥的解放鞋。他拨开人群,走到爷爷墓碑前,没有丝毫犹豫,扑通一声,双膝重重地砸在湿漉漉、冰冷黏腻的泥地上。那声响,让周围的低语瞬间静了静。
是石头。当年王寡妇家那个冻得小脸发紫、半夜跑来拍门求救的男孩石头。如今他已是个肩宽背厚、满脸风霜的壮年汉子,长年的体力劳动在他身上刻下了力量和粗粝的印记。
他没有点香,没有烧纸,只是直挺挺地跪在那里。雨水顺着他粗硬的短发往下淌,流过他黝黑粗糙、刻满生活艰辛的脸庞。他死死地盯着墓碑上爷爷那张小小的、笑呵呵的照片,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像拉风箱一般。猛地,他俯下身去,额头咚地一声,重重地、结结实实地磕在冰凉坚硬的墓碑底座上!那沉闷的撞击声,让周围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