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张船票。她吃力地转动轮椅,重新面朝着那扇灰蒙蒙的窗户。那单薄伶仃的背影,重新凝固成一座沉默的、朝向虚无的雕像。仿佛刚才那场耗尽生命的恸哭从未发生,仿佛六十年的时光和一张小小的船票,从未被惊扰。只有她微微起伏的瘦削肩头,还残留着一丝无法平息的余波。
我的掌心托着那张船票,薄薄一张纸,此刻却像一块烧红的烙铁,又像一块沉重的寒冰。湿冷的纸面紧贴着皮肤,上面泪水的痕迹尚未干透,带着她身体里最后的温热和绝望。我紧紧攥着它,指关节泛白,仿佛要将这跨越了两个时代、承载着无尽遗憾的凭证,嵌进自己的骨血里。喉咙像是被粗糙的砂砾堵死,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最终,我只是对着那扇隔绝了阳光的灰暗窗户,对着那个凝固在轮椅里的瘦削背影,深深地、无声地鞠了一躬。动作缓慢而沉重,如同进行一场迟到了半个多世纪的、无声的告别。
转身离开病房,每一步都像踏在虚空里。走廊依旧漫长而苍白,消毒水的味道浓得刺鼻。身后那扇门,在我走出去的瞬间,仿佛自动合拢,将那个被泪水浸透的背影和那句还给他吧,永远地关在了另一个时空。
家里的灯没开。父亲书房厚重的丝绒窗帘垂落着,将外面世界最后一丝天光也隔绝在外。只有书桌上那盏小小的、父亲用了半辈子的老式绿罩台灯,被我拧亮了。昏黄、温暖的光晕,像一个小小的、安全的岛屿,勉强撑开了四周沉甸甸的黑暗。
我拉开父亲书桌最底下的那个抽屉。里面东西不多,几本厚厚的旧笔记本,一个磨损的旧烟斗(他早已戒掉),还有几本他翻来覆去看了一辈子的书。我一眼就看到了那本硬壳精装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蓝色的布面书脊被磨得发白起毛,书角也卷了起来,显出一种被反复摩挲、深爱过的痕迹。
我把它拿出来,放在台灯昏黄的光晕下。书页早已泛黄,纸边脆弱得如同蝉翼。书里夹着不少折角,空白处还有父亲用蓝黑墨水写下的、如今已有些褪色的批注,字迹清瘦有力。
我小心翼翼地翻动着书页,动作轻缓,生怕惊扰了沉睡其中的某个灵魂。书页沙沙作响,像低声絮语。指尖掠过那些熟悉的文字,那些父亲曾无数次沉浸其中的世界。终于,在接近后半部的地方,我的手指停住了。
那一页的页眉空白处,有一行字被父亲用蓝黑墨水反复地、用力地划着线。墨水的痕迹几乎要透过纸背,透着一股近乎执拗的力道。那句话是: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
我的掌心托着那张船票,薄薄一张纸,此刻却像一块烧红的烙铁,又像一块沉重的寒冰。湿冷的纸面紧贴着皮肤,上面泪水的痕迹尚未干透,带着她身体里最后的温热和绝望。我紧紧攥着它,指关节泛白,仿佛要将这跨越了两个时代、承载着无尽遗憾的凭证,嵌进自己的骨血里。喉咙像是被粗糙的砂砾堵死,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最终,我只是对着那扇隔绝了阳光的灰暗窗户,对着那个凝固在轮椅里的瘦削背影,深深地、无声地鞠了一躬。动作缓慢而沉重,如同进行一场迟到了半个多世纪的、无声的告别。
转身离开病房,每一步都像踏在虚空里。走廊依旧漫长而苍白,消毒水的味道浓得刺鼻。身后那扇门,在我走出去的瞬间,仿佛自动合拢,将那个被泪水浸透的背影和那句还给他吧,永远地关在了另一个时空。
家里的灯没开。父亲书房厚重的丝绒窗帘垂落着,将外面世界最后一丝天光也隔绝在外。只有书桌上那盏小小的、父亲用了半辈子的老式绿罩台灯,被我拧亮了。昏黄、温暖的光晕,像一个小小的、安全的岛屿,勉强撑开了四周沉甸甸的黑暗。
我拉开父亲书桌最底下的那个抽屉。里面东西不多,几本厚厚的旧笔记本,一个磨损的旧烟斗(他早已戒掉),还有几本他翻来覆去看了一辈子的书。我一眼就看到了那本硬壳精装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蓝色的布面书脊被磨得发白起毛,书角也卷了起来,显出一种被反复摩挲、深爱过的痕迹。
我把它拿出来,放在台灯昏黄的光晕下。书页早已泛黄,纸边脆弱得如同蝉翼。书里夹着不少折角,空白处还有父亲用蓝黑墨水写下的、如今已有些褪色的批注,字迹清瘦有力。
我小心翼翼地翻动着书页,动作轻缓,生怕惊扰了沉睡其中的某个灵魂。书页沙沙作响,像低声絮语。指尖掠过那些熟悉的文字,那些父亲曾无数次沉浸其中的世界。终于,在接近后半部的地方,我的手指停住了。
那一页的页眉空白处,有一行字被父亲用蓝黑墨水反复地、用力地划着线。墨水的痕迹几乎要透过纸背,透着一股近乎执拗的力道。那句话是: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