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杜昭华沉默了好一会,后世的她就是跟奶奶一起长大的,对父母的记忆早已经模糊,穿来这里,原身对父亲的感情深厚,因此想起父亲,脑海里都是原身的父亲。

    她能感受到,却无法代入,始终记得她是杜箐箐,其实是她依然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这里的人,会遵从这里的习俗,随遇而安,只是还没有办法融入。

    “娘子?”白荷娘见杜昭华盯着墓碑一动不动,虽然不像附近的人一样在墓前痛哭,但是,娘子的背影充满了孤独寂寥之感,她忍不住出声,想打断娘子继续沉浸在这种情绪里面。

    娘子像平时那般笑着多好看呐,还是得多笑笑才好。

    杜昭华转头微笑:“我没事,我去附近走走,折几枝柳树上的嫩绿叶来。

    ”往前走远了些,她听到琴声从不远处传来,有人在坟头之间席地而坐,吃喝谈笑,这也形成了一种风俗,除去那种今年还是新坟的情况,因家人过世不久,有哭声传来。

    其余的就跟出来春游似的,远处的平地还有玩“蹴鞠”的。

    朝廷起初觉得有伤风化,还曾经多次颁布法令,要求禁止“寒食墓前作乐”。

    虽然禁令严格,百姓依然趁此时机,设宴欢聚,聚集在郊外踏青、斗鸡等,看得出来本朝人对生死的态度较为豁达。

    杜昭华走了挺远一段路,都没有找到能摘的柳枝,不是没有柳树,只是都快被其他人薅秃了,坟前插柳的风俗可害惨了柳树。

    没办法只能往更远些的地方找找,忽地,前面传来吵闹喧哗声,人们围成一圈,吵嚷声不断,断断续续还有哭声夹杂在其中,八卦应该是人的天性,杜昭华就没有忍住,好奇地往里走去。

    人群并没有围很密,杜昭华轻易地就走到了前排。

    地上躺着一个小娘子,脸色苍白如纸,跪坐一旁的嬷嬷哭喊:“娘子娘子。

    ”一边转头急道:“严郎中呢,怎么还没有来,快去再催催!”小厮连忙跑出人群,丫鬟霜降已经哭红了双眼,跪在小娘子身旁,泪流不止。

    “这是哪家的娘子哟,也太可怜了,年纪还这么小嘞。

    ”一位妇人低声问旁人。

    另一个人压低了声音回道:“好像是虞国公府的,小娘子从水里捞出来,起先还有呼吸呢,看丫鬟刚那样,估计呼吸都没了。

    ”“什么国公府?”杜昭华听着旁边人的对话,听的不太真切,依稀听到水里捞出、呼吸等词,垂目看了一眼地上的女孩,胸口几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