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长安的金銮殿外,鎏金铜鹤香炉吐出袅袅青烟,将十一周年登基大典的喜庆气氛熏得发烫。
姜严身着十二章纹金丝龙袍,腰间玉带被凸起的肚腹绷得几乎断裂,在太监的搀扶下往天坛台阶挪动时,绣着日月星辰的袖口扫过烛台,险些引燃供桌上的黄表纸。
祭天仪式在磕磕绊绊中勉强完成。
姜严擦着额头的冷汗接过减税诏书,却在展开时愣住――竹简上的字迹被水洇开,减字糊成一团墨渍,倒像是加字被粗暴涂改过。
他余光瞥见台下百姓捧着的花篮里,竟露出半个黑黢的窝头,与金丝楠木托盘上的玉盘珍馐形成刺目对比。
这是何意姜严怒视礼部尚书,却见对方浑身发抖,额角沁出冷汗。
原来陈钰璃早命人混入献瑞队伍,用掺着麦麸的窝头替换了雕花糕点,花篮底部还藏着传单,上面用炭笔写着苛政猛于虎。
百姓中忽然有人咳嗽,紧接着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如潮水般蔓延――那是陈钰璃安排的流民,故意在大典上展示因饥饿导致的痨病。姜严脸色铁青,正要发作,城外突然传来闷雷般的马蹄声。
报――探马跌跌撞撞闯入天坛,甲胄上溅着血泥,潼关已破!反贼打着‘清君侧’旗号,正往长安杀来!
群臣哗然。
姜严手中的诏书竹简啪嗒落地,他忽然想起三日前亲信传回的丁乾暴毙消息,此刻却如五雷轰顶――原来丁乾的死讯是饵,真正的杀招是陈钰璃披着他的战甲,率三万精兵绕道子午谷!
不可能!姜严踉跄着扶住石柱,子午谷道路险峻,除非......
除非有人熟知当年北伐路线。熟悉的声音从宫门方向传来。陈钰璃勒着黑马立在朱雀门前,身上的战甲染着未干的血迹,正是丁乾生前最爱的玄铁鳞甲。
他抬手摘下头盔,露出额角新添的刀疤――那是三日前强攻潼关时留下的印记。
姜严,你看看这旗帜。她身后的将士齐刷刷举起民为贵大旗,黑色旗面在风中猎猎作响,与当年助姜严复国时的严字白旗形成刺目对比。
更令百官震悚的是,每一位士兵的甲胄上都烙着小小的璃字,像是无数把利刃,直指金銮殿上的暴君。
姜严望着陈钰璃身后漫山遍野的军队,忽然想起十四岁那年,他们在乱军中初遇,少女眼中映着篝火,说要为百姓打天下。如今那人的眼中仍有火,却不再是为他而燃。
陛下,反贼已到朱
长安的金銮殿外,鎏金铜鹤香炉吐出袅袅青烟,将十一周年登基大典的喜庆气氛熏得发烫。
姜严身着十二章纹金丝龙袍,腰间玉带被凸起的肚腹绷得几乎断裂,在太监的搀扶下往天坛台阶挪动时,绣着日月星辰的袖口扫过烛台,险些引燃供桌上的黄表纸。
祭天仪式在磕磕绊绊中勉强完成。
姜严擦着额头的冷汗接过减税诏书,却在展开时愣住――竹简上的字迹被水洇开,减字糊成一团墨渍,倒像是加字被粗暴涂改过。
他余光瞥见台下百姓捧着的花篮里,竟露出半个黑黢的窝头,与金丝楠木托盘上的玉盘珍馐形成刺目对比。
这是何意姜严怒视礼部尚书,却见对方浑身发抖,额角沁出冷汗。
原来陈钰璃早命人混入献瑞队伍,用掺着麦麸的窝头替换了雕花糕点,花篮底部还藏着传单,上面用炭笔写着苛政猛于虎。
百姓中忽然有人咳嗽,紧接着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如潮水般蔓延――那是陈钰璃安排的流民,故意在大典上展示因饥饿导致的痨病。姜严脸色铁青,正要发作,城外突然传来闷雷般的马蹄声。
报――探马跌跌撞撞闯入天坛,甲胄上溅着血泥,潼关已破!反贼打着‘清君侧’旗号,正往长安杀来!
群臣哗然。
姜严手中的诏书竹简啪嗒落地,他忽然想起三日前亲信传回的丁乾暴毙消息,此刻却如五雷轰顶――原来丁乾的死讯是饵,真正的杀招是陈钰璃披着他的战甲,率三万精兵绕道子午谷!
不可能!姜严踉跄着扶住石柱,子午谷道路险峻,除非......
除非有人熟知当年北伐路线。熟悉的声音从宫门方向传来。陈钰璃勒着黑马立在朱雀门前,身上的战甲染着未干的血迹,正是丁乾生前最爱的玄铁鳞甲。
他抬手摘下头盔,露出额角新添的刀疤――那是三日前强攻潼关时留下的印记。
姜严,你看看这旗帜。她身后的将士齐刷刷举起民为贵大旗,黑色旗面在风中猎猎作响,与当年助姜严复国时的严字白旗形成刺目对比。
更令百官震悚的是,每一位士兵的甲胄上都烙着小小的璃字,像是无数把利刃,直指金銮殿上的暴君。
姜严望着陈钰璃身后漫山遍野的军队,忽然想起十四岁那年,他们在乱军中初遇,少女眼中映着篝火,说要为百姓打天下。如今那人的眼中仍有火,却不再是为他而燃。
陛下,反贼已到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