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学币补足,否则影响月度总评…”

    “李小花,作文竞赛二等奖,折合20学币,大额进账!但其体育达标测试只得了‘及格’,仅折合1学币,拉低了‘优质学币’占比!需督促其家长立即报名‘体育特训冲刺班’,力争下月测评拿‘优秀’,折合5学币…”

    “王二狗,账户余额增长乏力!其父是挑粪的,无力购买‘名师押题卷’、‘智能错题本’等增值服务…此子恐成班级‘不良资产’,拖累整体‘学储’增长率…是否建议其转学去‘希望工程’对口学校?那里‘学币’获取门槛低些…”

    算盘珠子噼啪作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脆,又格外沉重。那声音,像极了磨坊里碾碎谷物的石磨,也像极了咀嚼骨头的声响。贾正清枯瘦的手指在算盘上飞快地拨动,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冰冷的光。他早已忘了文章怎么写,也忘了何为“春风化雨”。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不断跳动的数字,以及由这些数字堆砌起来的、虚幻的“绩效”山峦。

    悲剧的种子,在“分数银行”推出“学币贷”业务那日,便已埋下。

    钱督学春风满面地宣布:“为助力莘莘学子跨越‘分数鸿沟’,实现‘精英梦想’,本行隆重推出‘学币贷’业务!学业暂时有困难?‘学币’不够用?不要紧!只需家长或指定担保人(教员亦可)以未来预期‘学币’收入作抵押,即可申请额度灵活的‘学币贷’!先借分,后还分!利息公道!手续便捷!让你的‘学储’赢在起跑线!”

    这消息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早已被“学币”压得喘不过气的家长和教员中,激起了绝望的涟漪,也点燃了病态的希望。家长们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蜂拥而至银行柜台,红着眼,签下一张张以孩子未来为抵押的“贷分”契约。而教员们,尤其是像贾正清这样班级“绩效”岌岌可危的,则被推到了担保的风口浪尖——为了保住那点可怜的绩效奖金和饭碗,他们不得不以自己的信用(实则是未来的工资和职业生涯)为学生的“贷分”作保。

    贾正清班上的王二狗,成了第一个吃这“贷分”螃蟹的人。他父亲,那个老实巴交的挑粪工,在贾正清苦口婆心(实则是威逼利诱)的分析下,颤抖着手,在担保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担保人一栏,赫然是贾正清那力透纸背的签名。王二狗贷到了50个“学币”,用于购买一套“名师押题卷”和为期一个月的“智能刷题特训营”名额。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或者说,在这“人算”的精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