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心底的声音却无比清晰:你娘若在,定会为你骄傲。

    我接过茶碗,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暖意一直渗入心底。

    茶面倒映出我的脸,有些苍白,眼神却清澈明亮,不再是那张任人摆布、充满怨怼的脸。

    这是第一次,我觉得这张脸,真正属于我自己。

    这张脸,将为自己而活。

    绣坊的门半开着,我一抬头,就看见霍砚站在门口。

    他没进来,只是静静地看着我忙碌的身影,目光复杂。

    他的心声轻柔得像一阵风,却清晰地吹进我耳朵里:谢谢你,让我看见真正的正义。

    然后,他转身离去,脚步坚定,没有一丝犹豫,也没有回头。

    我明白,有些人,注定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他的路,在远方,不在我这小小的绣坊。

    而我的路,也刚刚开始。

    夜色渐浓,我点亮了油灯。

    坐在绣架前,我将周文昭送来的那些绣线一根根理顺,母亲的绣线,带着花草的芬芳。

    最后一根线,穿入针眼。

    我绣的不是过去的怨恨,也不是对未来的虚妄期待。

    我绣的,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针尖起落,那些曾经听到的恶毒心声,那些不堪的过往,仿佛都化作了丝线下的尘埃,被一针针覆盖、净化。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绣绷上,银线泛着清冷又温柔的光。

    这大概就是我往后要走的路——听见恶,然后,绣出善。

    日子一天天过去,平静得像绣坊窗外的那口古井,不起波澜。

    我以为,往后的岁月便是如此,与针线为伴,绣尽心中的山水。

    直到那天,一个穿着体面,神色却带着几分急切的陌生人,叩响了我的绣坊大门。

    他的目光,直直地落在我绣架上那幅初具雏形的《百鸟朝凤图》上,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艳,然后,他开口了,一番话,却让我握着绣花针的手,微微一顿。

    第21章

    绣帕藏尽人间意

    我应了赵秀才的邀,去学堂给新入学的女娃娃们讲授些基础绣技。

    他脸上堆着笑,一口一个阮姑娘贤淑聪慧,我听得真切,他心里盘算的却是另一码事:这哑巴绣活儿是真好,若肯教我那宝贝女儿几手,将来攀个大户人家还不是易如反掌

    我面上不动声色,只淡淡应了。人心隔肚皮,我早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