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含棉量98%处停留片刻,指着配货单惊呼:哎呀,这船要从大连发来上海

    怎么王科长的嘴角微微抽动。

    上个月《大公报》说大连港有霍乱疫情呢。她掏出手帕掩住口鼻,听说苏联医疗队都撤了,咱们是不是该给工人们配些防疫口罩

    有道理。王科长阴惨惨地笑,周老板,您家这个家庭教师请得好。

    可不是嘛,我最喜欢苏老师了!三小姐骄傲地嚷道。

    深夜,苏心兰蜷在阁楼监听周家书房。老式收音机的嗡嗡声中,磁带缓缓转动:

    ……八月十五月圆夜,十六铺码头三号仓……王科长的指甲划过地图的沙沙声,氯酸钾棉纱混入国棉九厂,等慰问演出时……

    那个家庭教师最近常看《解放日报》,找个机会试她一试……周鹤年的话音落了下去。

    月光突然被乌云吞噬。窗外掠过卖夜宵的梆子声。

    阁楼地板突然传来震动。苏心兰迅速将磁带藏进《基督山伯爵》精装书壳。楼梯间的脚步声在第三级故意加重,那是周家司机老刘,三个月前被她策反的军统电讯科旧员。

    小姐要的英文诗集。老刘递来《雪莱诗选》。

    翻开第163页,苏心兰蘸着茶水在梳妆台写下:月圆夜,火凤凰。

    老刘不动声色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5、

    档案室的天窗漏下一缕浮尘,在1941年的学生名册上织出蛛网纹路。

    郑元哲的食指停在陆洇梅三个蝇头小楷上,玻璃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恍惚是那年刑场的落雪声。

    前一天,他收到陈岩的回信。回信中提及,1941年大连第一女子中学曾发生过日军枪杀爱国师生的事件。大连第一女子中学原本有我党的地下组织,事件发生后,部分爱国学生被秘密转到敌后解放区,有的还去了延安抗大。陈岩猜测,沈佳月就是其中一个爱国学生。

    于是,隔天郑元哲就来了大连。

    昭和十六年十二月七日,特别治安肃正行动。日文档案的油墨在岁月里洇成紫斑,精通日语的老校工逐字念着,大连第一女子中学发现反日传单,宪兵队当场处决三名教员……

    钢笔尖突然折断在记事本上,蓝墨水染透1943年的转校记录。泛黄照片里十五岁的陆洇梅穿着淡蓝学生装,眉间凝着与年龄不符的霜雪——这分明是1945年捧着军旗的沈佳月,只不过褪去了刻意伪装的温婉。

    当时地下党抢救出去的十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