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下交流。

    周岩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微妙之处。刘金城这是想绕过华建高层,直接与技术团队接触,很可能是为了压价或获取技术秘密。

    林工,这事张总知道吗周岩谨慎地问。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知道,但他让我们自己把握分寸。

    挂断电话后,周岩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这是一个微妙的局面——如果拒绝刘金城,可能错失业务机会;如果配合过度,又可能损害华建利益,甚至卷入不正当竞争中。

    更重要的是,周岩开始思考自己的定位。继续在华建待下去固然能积累经验和人脉,但终究是为他人做嫁衣。重生一世,他需要更快地建立自己的事业。

    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脑海:也许,刘金城的项目可以成为他独立创业的第一个跳板

    周岩翻开黑色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创业筹备,然后列出几个要点:1.

    寻找初始资金;2.

    组建可靠团队;3.

    锁定首个项目。

    窗外,夜幕下的城市灯火阑珊。周岩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工地上的塔吊灯光。那里有无数工人正在夜班劳作,就像前世的他一样,为了生计奔波,却难逃被资本碾压的命运。

    而这一世,他要站在不同的位置,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建筑王国。

    周一早晨,周岩精心准备了两套方案:一套是给刘金城看的简化版技术说明;另一套则是完整的实施方案,只有他和林志强知道全部细节。这是他的底线——可以合作,但不能被掏空技术优势。

    见到刘金城时,这个精明的商人果然提出了一系列苛刻条件:要求华建提供全套技术支持,但只支付象征性的服务费;要求周岩全程驻场指导,却要归属金城建筑管理。

    刘总,周岩不卑不亢地回应,技术合作可以谈,但知识产权必须明确归属。我们可以签订技术服务协议,按阶段收取费用。

    刘金城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年轻人就是直接!好,我们慢慢谈。

    谈判持续了整个上午。最终达成的初步协议是:华建提供技术支持,收取工程总造价的3%作为服务费;周岩作为技术负责人,每周三天在金城项目指导,但人事关系仍保留在华建。

    离开金城建筑时,林志强长舒一口气:小周,你今天表现很好。刘金城是出了名的难缠,能谈到这个条件已经不错了。

    周岩笑了笑,没有告诉林志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