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一下午的靠窗长桌区域。

    虽然已经过了闭馆时间,但楼层管理员还没来清场锁门。

    灯光依旧亮着,只是空无一人,显得有些寂静。

    我哥站在我之前坐过的椅子旁边,再次开启了他的勘查模式。

    他先是模仿我当时的坐姿,然后又模拟我把帆布袋挂在椅背上的动作。

    接着,他站起来,像个幽灵一样,在那片区域来回踱步。

    他的视线扫过桌子底下,椅子缝隙,旁边的书架,甚至……天花板

    哥,你在看什么我忍不住问。

    寻找视觉盲区和潜在的‘作案’路径。他淡淡地说。

    作案谁作案啊我哭笑不得。

    我们假设,存在一个‘行为人’,他导致了你的物品‘位移’。他用手指了指,你挂袋子的地方,正好是过道的边缘。人来人往,存在被无意碰掉的可能性。

    碰掉了那我回来应该能看见啊。

    不一定。他走到旁边几排书架的过道,如果被碰掉,刚好滚落到这个位置,他指了指一排书架的底端,视觉上不容易立刻发现。尤其是在你当时可能比较匆忙或者分心的情况下。

    我回忆了一下,好像……确实有可能

    但是,如果只是碰掉了,为什么会不见了呢总有人会捡到吧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他走回来,重新拿起笔记本,现在,我们对可能的‘行为人’进行侧写。

    侧……侧写我感觉自己今天听到的新名词,比过去一个月都多。

    是的。基于现有信息,我们可以排除几种可能性。

    他开始在笔记本上勾画。

    第一,恶意盗窃以变卖为目的。可能性较低。他分析道,画集的圈外价值有限,变现渠道窄,风险高。手稿对他人无价值。帆布袋本身价值低。综合来看,‘收益’与‘风险’不成正比。

    我点点头,好像有点道理。

    第二,恶作剧。可能性中等偏低。如果是恶作剧,通常会选择更容易引起失主恐慌或尴尬的方式,比如藏起来但留下线索,或者直接破坏。完全拿走不留痕迹,不太符合一般校园恶作剧的模式。除非……他顿了顿,作案人对你有敌意,且了解这些物品对你的重要性。

    我心里咯噔一下。

    不会吧我在学校好像没得罪过什么人……

    但这种可能性需要更多证据支持,我们暂时搁置。他继续说道,第三,无意拾获。

    这个可能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