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却又让他不得不心生动摇。

    当天傍晚,那个先前还在抽搐发抖、命悬一线的士兵,在灌下了用新鲜青蒿绞出的汁液混合了少许黄丹和热酒的药汤后,高热竟然奇迹般地退了下去。

    虽然依旧虚弱,但神志已经清醒,不再胡言乱语。

    押解官盯着阮遥的眼神,活像是大白天见了鬼。

    其余的官差,看阮遥的目光也充满了敬畏和一丝难以言说的惊奇。

    阮遥知道,时机到了。

    她抓住机会,再次提出自己的条件:官爷,您看,我的药方是不是很管用若是您能给我们阮家上下卸了这些沉重的枷锁,让我们在路上能走得轻松一些,等到了岭南地界,我便将这药方的完整配伍,以及如何辨认这种瘴气的方法,都一一详细告知于您。如何

    月光如水,悄悄爬上树梢。

    夜风带来了些许凉意,驱散了白日的酷热。

    哗啦——

    一声声清脆的金属碰撞声响起。

    阮家人手腕上、脚踝上那些沉重冰冷的铁链,被一一打开,重重地落在了地上。

    那一刻,压抑了许久的哭声终于爆发。

    阮遥被二婶祝容与紧紧搂在怀里,妇人哭得几乎喘不上气来,泪水浸湿了阮遥的肩头。

    自由,哪怕只是行走间的些许自由,对他们这些前途未卜的流放犯来说,也已是天大的恩赐。

    大伯阮修文却没有哭。

    他只是沉默地走到阮遥面前,眼神复杂地盯着她,欲言又止。

    阮遥心中了然,她知道,自己这点小把戏,瞒不过这位曾经官至工部侍郎、见多识广的长辈。

    她凑到阮修文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小声而神秘地说道:大伯,我……我在爹爹留下的一本古籍异闻录里,看到过一些关于岭南瘴疠的记载,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药方图谱……

    这是她目前能想到的,最不引人怀疑的解释。

    阮修文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眸光闪烁,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没有再追问。

    十日后,当疲惫不堪的流放队伍终于抵达高凉郡电白县的地界时,那络腮胡押解官果然信守承诺,在交接完文书后,便下令解散了对阮家人的看管。

    临别之际,那络腮胡汉子,一个在刀口上舔生活的粗人,竟然对着年仅八岁的阮遥,郑重地抱了抱拳。

    小娘子,大恩不言谢。这岭南地界,鱼龙混杂,你们……多加小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