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一挥手,立刻就有护卫端来一个盘子,盘子上盖着红布。
在秦良玉的吩咐下,护卫掀开了红布。
楚轩一眼就认出了上面的物件。
土豆。
土豆在万历年间就传入了中国,可惜未能大面积推广,这与此时引进的土豆质量差也有关系。
这时候的土豆没有经过基因改良,只适合种植在与其原产地安第斯山脉气候类似的地方。
历史上直到清朝中后期引进了欧洲育种,才得以大面积推广。
秦良玉拿起土豆,放在手心细细打量,
“在收到你那封信后,我就命人快马加鞭走驿道送来了你要的土豆,至于另外两样你提到的玉米和番薯,我也已经派人去寻了,这些真能解决饥荒问题?”
楚轩语气肯定的回道:“放在别的地方,我不确定,但在秦大人的治下,一定可以解决饥荒,甚至可以有富余来接济周边州县。”
秦良玉不解:“为什么?”
楚轩解释道:“因为在石柱,秦大人拥有绝对的掌控权,这是新型农作物推广的首要条件。”
秦良玉立刻明白了楚轩话里的意思,嘉靖改稻为桑的典故她是听过的,让老百姓放弃原有的作物,改种新的作物,没有强权保驾护航是做不到的。
想到这里,秦良玉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我听说这土豆从番邦传来,以往也有人种植,徐光启徐大人在农书中也有提到这土豆的吃法,可这土豆亩产却很低,而且不易保存,这些问题你要怎么解决?”
楚轩对于这些问题早就有了预案,当即答道:
“第一个问题,这土豆来自一个名叫安第斯山脉的地方,在没有进一步培育前,不适合我大明的大部分地域,所以需要进行品种改良,在此之前,就只能在跟原产地土壤气候相似的地方播种,亩产可达十五石。”
即便已经在信中看过亩产十五石这个数据,此时再听楚轩提及,秦良玉的心中依旧感到震撼,要知道水稻即便丰年也不过亩产三石。
这土豆亩产竟可达到水稻的三倍?!
“听你话里的意思……你知道哪里适合种植土豆?若是远了,我恐怕鞭长莫及。”
楚轩点点头,缓缓吐出了两个字:“四川。”
闻言,秦良玉露出了怀疑之色,“这么巧?你的意思是我这石柱也能种植?”
“当然,土豆刚传入我大明的时候,是在沿海地区种植,当他
在秦良玉的吩咐下,护卫掀开了红布。
楚轩一眼就认出了上面的物件。
土豆。
土豆在万历年间就传入了中国,可惜未能大面积推广,这与此时引进的土豆质量差也有关系。
这时候的土豆没有经过基因改良,只适合种植在与其原产地安第斯山脉气候类似的地方。
历史上直到清朝中后期引进了欧洲育种,才得以大面积推广。
秦良玉拿起土豆,放在手心细细打量,
“在收到你那封信后,我就命人快马加鞭走驿道送来了你要的土豆,至于另外两样你提到的玉米和番薯,我也已经派人去寻了,这些真能解决饥荒问题?”
楚轩语气肯定的回道:“放在别的地方,我不确定,但在秦大人的治下,一定可以解决饥荒,甚至可以有富余来接济周边州县。”
秦良玉不解:“为什么?”
楚轩解释道:“因为在石柱,秦大人拥有绝对的掌控权,这是新型农作物推广的首要条件。”
秦良玉立刻明白了楚轩话里的意思,嘉靖改稻为桑的典故她是听过的,让老百姓放弃原有的作物,改种新的作物,没有强权保驾护航是做不到的。
想到这里,秦良玉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我听说这土豆从番邦传来,以往也有人种植,徐光启徐大人在农书中也有提到这土豆的吃法,可这土豆亩产却很低,而且不易保存,这些问题你要怎么解决?”
楚轩对于这些问题早就有了预案,当即答道:
“第一个问题,这土豆来自一个名叫安第斯山脉的地方,在没有进一步培育前,不适合我大明的大部分地域,所以需要进行品种改良,在此之前,就只能在跟原产地土壤气候相似的地方播种,亩产可达十五石。”
即便已经在信中看过亩产十五石这个数据,此时再听楚轩提及,秦良玉的心中依旧感到震撼,要知道水稻即便丰年也不过亩产三石。
这土豆亩产竟可达到水稻的三倍?!
“听你话里的意思……你知道哪里适合种植土豆?若是远了,我恐怕鞭长莫及。”
楚轩点点头,缓缓吐出了两个字:“四川。”
闻言,秦良玉露出了怀疑之色,“这么巧?你的意思是我这石柱也能种植?”
“当然,土豆刚传入我大明的时候,是在沿海地区种植,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