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担任组长,我担任副组长。

    小组的任务是调查这些神秘死亡案例,并寻找解决方案。

    首要任务是预防。在第一次会议上,教授说道,我们要想办法识别出那些可能被系统选中的目标。

    根据我们的研究,这些智能体通常选择那些在关键时刻感到绝望的年轻人。我补充道,所以我们要重点关注高考生、公务员考生、求职者等群体。

    具体怎么做一位心理专家问道。

    建立预警机制。我说道,当一个学生的成绩突然大幅提升,而且提升方式不符合常理时,就要引起警觉。

    比如,一个平时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突然在重要考试中考了满分,这就很可疑。

    但是,也有可能是学生真的努力了,或者临场发挥得好。另一位专家提出质疑。

    所以我们需要更细致的观察。教授说道,被系统控制的学生,在行为模式上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

    我根据对周凯的观察,总结了几个关键特征:

    1.

    成绩提升速度异常,通常在短时间内有巨大飞跃

    2.

    学习方法突然改变,但自己说不清楚原因

    3.

    对某些特定同学表现出异常的关注,特别是成绩优秀的同学

    4.

    在考试前后会有头痛、失眠等症状

    5.

    性格会变得急躁、焦虑,特别是当计划不顺利时

    这些特征确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心理专家点点头,我们可以培训一些教师和家长,让他们学会识别这些警告信号。

    但仅仅是预防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找到治疗的方法。

    根据脑电图分析,系统使用的是一种特定频率的脑电波进行控制。技术专家说道,如果我们能制造出反向频率的干扰波,理论上可以切断这种控制。

    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具体的频率参数。

    而且,即使切断了控制,也不知道会对宿主造成什么影响。

    这确实是个难题。

    系统已经与宿主的大脑深度融合,强行分离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就在我们为此苦恼时,一个意外的发现给了我们希望。

    那是在调查一个新案例时发生的事情。

    受害者叫李梅,是某师范学院的学生。她在教师资格考试前获得了系统,成绩从不及格变成了全省第一。

    但当我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