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榆木川的夜色如浓稠的墨汁,裹挟着草原特有的苍凉与肃杀。

    明军绵延数十里的大营,篝火星星点点,在狂风中明灭不定。

    忽长忽短的火苗将“明”字大旗的阴影投射在地上,仿佛无数张扭曲的面孔在蠕动。龙帐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熏香也掩盖不住那股令人心悸的气息。

    自知大限将至的朱棣,半躺在金丝楠木龙榻上。曾经笔挺威严的玄色龙袍,此刻松垮地挂在他嶙峋的身躯上,露出的脚踝瘦得皮包骨头,往日如鹰隼般锐利的双眼,如今只剩下浑浊与黯淡,唯有偶尔闪过的一丝光亮,还昭示着这位帝王尚未熄灭的意志。

    “马匀,速召张辅、杨荣、金幼孜三个人前来。”朱棣的声音沙哑而虚弱,像是从干涸的深井底部艰难地挤出来,每一个字都伴随着沉重的喘息。近侍太监马匀手中的药碗剧烈颤抖,褐色的药汁洒出些许,在明黄龙纹地毯上晕开深色的痕迹。

    很快,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的声响。樊忠率领着精锐的锦衣卫,如临大敌般将龙帐围得水泄不通。

    这位从小被朱棣收养在宫廷中长大的年轻将领,眼神中满是悲戚与警惕,他紧握着腰间的佩刀,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四周,任何细微的动静都逃不过他的注意。

    张辅微微发颤:“当下最要紧的,是稳住军心,绝不能让圣上殡天之事泄露分毫!稍有差池,便是江山动荡!”

    “樊忠!”杨荣厉声唤道。

    “末将在!”樊忠猛然出列,铠甲相撞发出铿锵之声。这位由朱棣一手培养起来的年轻将领,眼神中满是坚毅与悲怆。

    “即刻率领精锐锦衣卫,严守龙帐四周。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半步,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给我挡在帐外!”杨荣字字如铁,掷地有声。

    “末将领命!”樊忠抱拳行礼,转身便带着一队锦衣卫如黑色的洪流般涌出帐外,迅速占据各个要害位置,刀光剑影在昏暗的天色下闪烁,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张辅!”杨荣再次开口。

    “杨大人,有何吩咐?”英国公张辅上前一步,他魁梧的身躯仿佛一座铁塔,却也难掩脸上的悲痛之色。

    “速去召集军中所有锡匠,一个都不能少!其他工匠也尽量带来几个,动作务必要快!”杨荣神色凝重地说道。

    张辅领命欲行,却被杨荣叫住:“慢着!此事不要动用你的亲兵,让樊忠的人去办。记住,一定要严守机密!”张辅心下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