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立刻明白此事干系重大,颔首称是后匆匆离去。
夜幕降临,榆木川的营地笼罩在一片诡异的寂静中。
中军大帐内,十几名工匠在杨荣等人的监视下,紧张而又慌乱地制作着锡棺。熔炉中,赤红的锡水翻滚,映照出匠人们惊恐不安的面容。
简易的锡棺终于成型,众人将朱棣的遗体妥善安放其中,整个过程仿佛一场无声却诡异的仪式。
杨荣整了整衣冠,突然对着一众匠人深深鞠了一躬,声音低沉而沙哑:“诸位,圣驾已去,此乃机密中的机密。你们为君父尽忠,朝廷定不会亏待你们的家人,足额的抚恤银两定会按时送到。”说罢,他铁下心来,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开。
帐外,樊忠早已接到命令,手一挥,寒光闪过,十多个匠人还来不及发出一声呼喊,便倒在了血泊之中,随后被迅速就地掩埋。泥土掩盖了一切,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只有营地中偶尔传来的更鼓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
与此同时,另一顶帐篷内,金幼孜正伏案疾书,手中的狼毫在明黄的绢布上沙沙作响。“大行皇帝遗诏:皇太子朱高炽深肖朕躬、宽厚仁爱,有古仁君之风……杨大人,这么写可妥当?”他抬头望向一旁正在整理印信的杨荣。
“格式无误即可,那些虚言浮词不必多写,最重要的是要清清楚楚写明传位于皇太子朱高炽。”杨荣头也不抬,快速地将朱棣留下的各种印信分类整理,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谨慎与庄重。
金幼孜点点头,手中的笔再次落下。在烛火的映照下,他一气呵成,很快便将遗诏写就。杨荣快步上前,郑重地取出玉玺,在印泥中重重一按,然后稳稳地盖在遗诏之上,鲜红的印泥与明黄的绢布相互映衬,仿佛在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即将到来。
榆木川的夜色,依旧深沉如墨。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的暮色中,榆木川的营帐在风中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杨荣将最后一方刻着螭龙纹的玉玺收入青布包袱,手指抚过包袱上细密的针脚——那是他清晨时亲手缝制的,为的就是确保印信在颠簸的路途中万无一失。金幼孜则将明黄的遗诏折了三折,小心翼翼塞进贴身布兜,隔着衣料都能感受到绢布上凸起的朱砂字迹。
"樊忠!"杨荣突然转身,烛火在他眼底跳动,映得面容忽明忽暗。
年轻将领闻声踏入帐内,铠甲上还沾着掩埋匠人的泥土。他单膝跪地时,腰间佩刀与青砖相撞,发出清越的声响,惊得帐角悬挂的铜铃微微晃动。
"你这
夜幕降临,榆木川的营地笼罩在一片诡异的寂静中。
中军大帐内,十几名工匠在杨荣等人的监视下,紧张而又慌乱地制作着锡棺。熔炉中,赤红的锡水翻滚,映照出匠人们惊恐不安的面容。
简易的锡棺终于成型,众人将朱棣的遗体妥善安放其中,整个过程仿佛一场无声却诡异的仪式。
杨荣整了整衣冠,突然对着一众匠人深深鞠了一躬,声音低沉而沙哑:“诸位,圣驾已去,此乃机密中的机密。你们为君父尽忠,朝廷定不会亏待你们的家人,足额的抚恤银两定会按时送到。”说罢,他铁下心来,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开。
帐外,樊忠早已接到命令,手一挥,寒光闪过,十多个匠人还来不及发出一声呼喊,便倒在了血泊之中,随后被迅速就地掩埋。泥土掩盖了一切,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只有营地中偶尔传来的更鼓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
与此同时,另一顶帐篷内,金幼孜正伏案疾书,手中的狼毫在明黄的绢布上沙沙作响。“大行皇帝遗诏:皇太子朱高炽深肖朕躬、宽厚仁爱,有古仁君之风……杨大人,这么写可妥当?”他抬头望向一旁正在整理印信的杨荣。
“格式无误即可,那些虚言浮词不必多写,最重要的是要清清楚楚写明传位于皇太子朱高炽。”杨荣头也不抬,快速地将朱棣留下的各种印信分类整理,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谨慎与庄重。
金幼孜点点头,手中的笔再次落下。在烛火的映照下,他一气呵成,很快便将遗诏写就。杨荣快步上前,郑重地取出玉玺,在印泥中重重一按,然后稳稳地盖在遗诏之上,鲜红的印泥与明黄的绢布相互映衬,仿佛在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即将到来。
榆木川的夜色,依旧深沉如墨。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的暮色中,榆木川的营帐在风中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杨荣将最后一方刻着螭龙纹的玉玺收入青布包袱,手指抚过包袱上细密的针脚——那是他清晨时亲手缝制的,为的就是确保印信在颠簸的路途中万无一失。金幼孜则将明黄的遗诏折了三折,小心翼翼塞进贴身布兜,隔着衣料都能感受到绢布上凸起的朱砂字迹。
"樊忠!"杨荣突然转身,烛火在他眼底跳动,映得面容忽明忽暗。
年轻将领闻声踏入帐内,铠甲上还沾着掩埋匠人的泥土。他单膝跪地时,腰间佩刀与青砖相撞,发出清越的声响,惊得帐角悬挂的铜铃微微晃动。
"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