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另外的价钱?什么价钱?”

    对于朱雄英的故作神秘,朱元璋浑不在意。

    天下都是他的,哪有什么代价是他付不出来的?

    朱雄英笑笑,起身到书房门外叫过霜儿。

    低声吩咐了两句之后,霜儿会意。

    匆匆的跑了出去。

    看着霜儿的背影,朱雄英重新落座,突然问道:

    “不知朱老先生,打算怎么交上这份奏疏?”

    “朱老先生乃是吏部官吏,插手户部工部的事情,怕是不合常规吧。”

    听到这有意无意的问话,朱元璋心中凛然。

    情知这是朱雄英的又一次试探。

    朱元璋心中微微叹气。

    当下的局面,双方都在小心翼翼的互相寻求着信任,但是又各怀鬼胎。

    如果换做别人,朱元璋必然不会如此用心。

    然而朱雄英已经用自己的真知灼见,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便让朱元璋越发对着治河方略,以及改进的宰相制度期盼颇大。

    所以,面对着朱雄英又一次的试探,朱元璋打起了十二万分的小心。

    他低头装作沉思片刻,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抬起头来。

    “朱小子,你说咱如果打算让咱的外甥孙领这份功劳,你意下如何?”

    朱雄英还没有说话,旁边的李景隆顿时瞪大了双眼。

    外甥孙?我吗?

    我领这份功劳?

    我是武将啊!

    没有人在乎李景隆的看法。

    朱雄英低头又品了一口茶水,笑道:

    “当然可以。”

    “不过是区区以工代赈之法而已,既然在下送给了朱老先生,那么朱老先生自己抉择便好。”

    朱元璋也笑了起来,主动解释道:

    “咱是这么想的,咱这岁数大了,就算是立下功劳,也未必能升一步。”

    “还不如待在这个紧要位置上,正好也能为咱们的大事出一把子力气。”

    “不过咱这外甥孙不同,他还年轻。”

    “又和曹国公府有旧。”

    “若是让他把以工代赈之法献给那位小曹国公,没准能让咱这外甥孙调入军中,也算是一枚暗棋。”

    “就算是无法进入五军都督府,能在锦衣卫里的位置高一些,也是好事。”

    李景隆听的目瞪口呆。

    他本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