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天色渐暗,黄忠嗣才放下毛笔。

    “嗯,应该差不多了。“他望着书案上的文章点了点头。

    忽然感到腹中有些饥饿,他朝门外喊道:“阿柴,帮我点几个饭菜,另请秦兄过来用膳。“

    “好的,郎君。“

    一刻钟后。

    “秦兄看来很用功啊,今日竟整日未寻我。“

    黄忠嗣坐在摆着几碟小菜的桌前,对面坐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白衫男子。

    此人名叫秦虹,同是海阳县人,与黄忠嗣共读于海阳书院。

    两人既是同乡又是同窗,性情相投,乃黄忠嗣为数不多的挚友。

    “唉,岂能与你相比?“

    秦虹夹起块鸡肉咬了口,“你可是天降神童,诸事皆通,连先生不懂的你都知晓。我等庸才自然要悬梁苦读。“

    “此言谬矣!“

    黄忠嗣戏谑道,“若论生子之术,我便一窍不通。你说是也不是?“

    “哈哈哈,黄兄当真妙语!“

    秦虹笑得前仰后合,俄顷正色道:“说正经的,你那户籍之事当真无碍?“

    “无妨,那茶庄我既不经营亦未涉足,不过是将茶山租赁收些租子。况且族谱明载江夏黄氏,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如此甚好。“秦虹放下筷子又询问道:“依你看,明日的考题会出什么?“

    “管他出何题,总归难不倒我。“黄忠嗣言语间透着笃定——既有系统傍身,他丝毫不惧。

    虽然这个宋朝与黄忠嗣印象中的宋朝不太一样,但古代等级森严的制度始终未变。

    商贾之家三代内不得科考是铁律,即便他早有准备未亲自参与经商,仍足足耗费三年扫清后患才敢应试。

    两人用罢晚饭,秦虹便起身告辞:“卯时就要进场备考,需得早些安歇养足精神。黄兄,我先回去歇息了。“

    黄忠嗣则是笑着点了点头。

    毕竟科考要连战三日,确需好生准备。

    待秦虹离去,黄忠嗣简单洗漱后便和衣而卧,不久便进入了梦乡。

    不知过了多久,“笃笃“敲门声伴着阿柴的轻唤透窗而入:“郎君,时辰到了。“

    黄忠嗣揉着惺忪睡眼坐起,暗自苦笑。

    这也就是在古代,若在现代遇到凌晨开考,怕是要被万千学子痛骂。

    他含糊应了声,阿福立即端着铜盆热水推门而入,伺候完洗漱又匆匆退去。

    待整理好衣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