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唉!也罢,便走吧,我父亲如今也是头疼的很,赋税改制的折子递上去多时,也没有声响。

    那群吃粮饷的言官只会要钱,好似百姓土里种的都是一年三收的金子,那样容易地使着,全然不管边防和工事的开支。

    ”“你也别着急上火,这不是一日之功。

    户部的差事多少眼睛盯着,你父亲必然要小心谨慎。

    天子眼下管不着这里,上表自然无济于事。

    且看来日吧,估摸着,应付完这群老臣的疾言之后,便到时候了。

    ”应明点点头,随即又转换话头,歪身凑到徐行跟前。

    “你这一走,我妹妹怎么办?”徐行无奈,他这个未来的大舅子每回见他,都要提起妹妹,让他不知如何回应。

    他与应疏未曾见过几面,必然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

    应疏心里如何看待这门亲事他不知道,但他心里装的东西太多,无暇顾及身外之事,只将婚姻视作责任。

    “我父母已与你父母商议过,成婚消耗精力,你妹妹如今正在病重,等休养一阵再议。

    ”应明见他仍是这副样子,不得不为妹妹担忧。

    他与妻子早早因诗会相遇生情,求了父母说了亲,成亲后是恩爱不移。

    而徐润旻虽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生了一副儒雅温润的面孔,但他知道这个好友一向清冷简居惯了,怕是难给妹妹更多的疼爱。

    絮叨几轮后,应明起身告辞。

    他与徐行不同,他只想安心地在父亲的庇佑之下谋个职位,无愧于心即可。

    可徐行明显与他道不相同,只是作为朋友,他唯一的支持就是旁观。

    简单收拾了之后,徐行将随从叫了进来。

    “此去数年,你们兄弟二人,留得一人在家替我照看,若有什么变故,及时知会我。

    ”哪怕再是平淡的人,乍要离家千里,也会不适应。

    徐行半夜辗转,想到明日便面对未知的路途与城市,难以入眠。

    第二天清晨,徐母不放心地又打点一番,看着挺拔俊逸的孩子,不舍万分。

    “你留下阅云,只带着览风,我实在担忧。

    我与你父亲商议后,想着你将迎星和抱月也带着,他们俩功夫不下阅云,路上也好替你护卫周全。

    ”徐行看着眼前两个清秀高挑的青年,点了点头。

    带着三人,拜别父母后,徐行离开了京城。

    这一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