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日,天高云淡,我再启程。

    ”“老师在驿馆休息的如何?”“自然是比不过在家的,但那也不妨事,若第二日再去,我便难在日出之后到达了。

    ”谭谦看着自己的门生,明白他自有决断了,但仍忍不住嘱咐:“润旻,年少之际,莫失心气,这是少年人的珍宝。

    你虽听得忧心,但那日的泥泞我早已料到。

    既是必经之路,我不妨乐在其中。

    你日后也去走一走,就会明白,京郊的路,在雨天走起来,也别有趣味的。

    ”徐行长眉微动,又是一阵春风吹过,月白色长袍上绣着的竹纹从肩上延至腰下,绣线在春光下流动出淡淡的银光。

    他后退一步朝着老师拱手行礼,“老师教诲,学生必定谨记于心。

    ”谭谦扶住他的手,深深看了一眼。

    这样聪慧的学生,年纪轻轻,已有沉毅渊重之质。

    几年历练,将来必然书史建功。

    如此良材,若是有他的雕琢痕迹,必然也是他的一件功绩。

    徐行告假的折子一再递了数次,终于在一年之后得到批复。

    这样也好,他观政三年已满,如此也不算虎头蛇尾、半路逃兵。

    “览风,进来同我一块儿收拾吧。

    ”徐行一回行简斋,便着手开始整理行李。

    “此番路途遥远,离家怕是要数年,建州地处沿海,山路难行,我们便轻装出行吧。

    ”“少爷,应家明少爷来了。

    ”阅云在门前通报道。

    应明不等徐行回应,推门而进,直问道:“我父亲刚一下朝,就说了你告假的消息。

    你这是要去哪?”应明比徐行略长两岁,与工部尚书家小姐才成亲不久,昨日刚从陕西外祖家回来,一听消息立刻赶到徐府。

    “不过是件小事,何必惊怪。

    ”徐行放下手中行李,邀他坐下,斟茶缓缓说到。

    “这还是小事?谭先生去年刚被贬,你就要告假,如今朝中岂不是都为不事正业的迂腐之辈和激进之臣打擂台?你莫不是怕了逃脱了吧?”应明急急地问,说完接过徐行的杯子,大大灌了一口茶水。

    “多事之时,何必争这片刻的输赢。

    我去南方散散心,也不算坏事。

    就算我在朝中,我这样的蝼蚁之力,又能做些什么呢?”徐行抿了一口茶,又缓缓放下茶杯,似笑非笑地看着应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