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涅槃境界。然后对来他这里寻求善巧之智的善男子,铺坐设场而为他们讲法。这人的形体,可有种种变化,让那些求善巧的人看来,一会是比丘,一会是帝释,一会妇女,一会是比丘尼。或者居暗室之中叫人看见其身上有光明,这人一时愚迷惑乱,以为自己就是菩萨,使一些人相信他的教化,这人便令听讲者心性惑乱摇荡,从而破坏了佛的律仪,暗中施行各种贪欲,这人口中喜说灾祥变异,一会对人说如来在某地出世,一会对人说劫难、战争将临,在人心中散布恐怖,使相信他话的人莫名其妙地耗散家资浪费财产。这叫做怪鬼,趁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心厌足以后,便离开这人的身体,如此情形使这个人及其子都陷入王难。你对这种事情应当先有所察觉,才不会堕入轮回,也不会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使其不堕无间地狱。
阿难。又善男子。受陰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游荡。飞其精思。贪求经历。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婬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倾渴。邪见密兴。种智销灭。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阿难,又有那些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不遭遇邪想邪虑,心体圆定生慧,但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心中无端爱恋游荡,思维飞扬,贪求经历种种境像。这时天魔趁著这个方便之机,飞精附人,将魔灵附体在这人身上,向他宣说经法。这人也不觉知是魔附体,自称证得了无上涅槃境界。对到他这里追求神游的善男子,铺座设场而为他们讲法。自身形体没有变化,但听他讲法的人忽然会看自己坐在宝莲花之中,全身整体都幻化成聚集的紫金光彩。所有在场的听讲者,每个人都体验如此境像,从而产生出从来没有过的惊喜。这人一时愚迷,惑乱心想自己就是菩萨,妄惑之心婬逸奔放,从而破坏了佛的律仪,暗中行种种贪欲,这人口中又喜说诸佛应世,说某某人就是某某佛的化身,某某人是某某菩萨化身来人间点化众生等等。众人看见这种情况,心中渴仰倾慕,从而心中隐隐约约便生出邪见,消毁了自己的善根智种,这叫做魅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个修道人。当
阿难。又善男子。受陰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游荡。飞其精思。贪求经历。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婬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倾渴。邪见密兴。种智销灭。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阿难,又有那些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不遭遇邪想邪虑,心体圆定生慧,但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心中无端爱恋游荡,思维飞扬,贪求经历种种境像。这时天魔趁著这个方便之机,飞精附人,将魔灵附体在这人身上,向他宣说经法。这人也不觉知是魔附体,自称证得了无上涅槃境界。对到他这里追求神游的善男子,铺座设场而为他们讲法。自身形体没有变化,但听他讲法的人忽然会看自己坐在宝莲花之中,全身整体都幻化成聚集的紫金光彩。所有在场的听讲者,每个人都体验如此境像,从而产生出从来没有过的惊喜。这人一时愚迷,惑乱心想自己就是菩萨,妄惑之心婬逸奔放,从而破坏了佛的律仪,暗中行种种贪欲,这人口中又喜说诸佛应世,说某某人就是某某佛的化身,某某人是某某菩萨化身来人间点化众生等等。众人看见这种情况,心中渴仰倾慕,从而心中隐隐约约便生出邪见,消毁了自己的善根智种,这叫做魅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个修道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