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江东作为水战立国的诸侯,对于水军的重视,原本很是得意的,毕竟可以说江东就是继承了大汉原本大部分水军,是当下各地诸侯之中,唯一一个有跨越海洋能力的部队。

    汉代就跨海?

    没错。

    西汉元封二年,汉武帝募罪人击朝鲜,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兵五万人。从这个记载来看,当时汉代的水军已经具备初步的海上航行和长途奔袭作战的能力。后来又有东汉光武帝在建武九年,伏波将军马援伐交趾时,动用楼船大小二千余艘,这个规模又创新高,也由此可知当时汉朝水军的规模庞大,以及在戍边抗敌,平定四方的战争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只不过水军确实是太耗钱财了,所以在汉武光武之后,水军的规模就在种种的原因之下开始缩减,也就渐渐的不见于史书记载了。

    而大汉最后一部分水军,就是落在了江东手中。

    早在孙策渡江攻占江东六郡时,水军即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当时孙策自会稽浮海至东冶,追击王朗并大破之。此后孙策西击刘勋,分别收得勋兵二千余人,船千艘,后来又破江夏,得船六千余艘。从此,江东的水军实力大幅度提升,并开始了江东水军舟师在长江上的多年纵横。

    当下黄盖指挥的江东水军,无疑是大汉目前来说,最为强大的水上作战部队。

    走舸,就是孙十万,或是在孙十万的带领下,新研制出来的一种战舰。

    这种战舰有些像是后世的龙舟加个盖,狭长的船体加上数量比兵卒更多的棹夫,在速度上超出了绝大多数的舰船。

    孙十万同时也在研究另外一种船,加大版的楼船,据称是一艘船要容纳三千人以上……

    孙十万还放出豪言,要做可以容纳五千人战斗的大船,注意是战斗,而不仅仅是乘坐而已,其名字也非常的朴实,就叫做大舡……

    不过,即便是当下黄盖没能拿出大舡来,光是走舸就几乎是让甘宁心脏漏了一拍!

    抢上游!甘宁咆哮着,发出了第一次的调整指令,命令所有船只,往上游抢位置!

    甘宁也是水战经验丰富,在黄盖派遣出了走舸的瞬间,就明白了黄盖的战术布置。

    走舸这么小一条,速度这么快,并且兵卒看起来就不多,所以定然不是用来直接正面作战的,而是用来堵截和包抄的,而后面冲出来的水军大部,才是主力!

    黄盖这是想要一口气吃了他!

    江东水寨第一和第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