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道具,什么服饰,什么妆容,台上有把折扇,有块醒木就能说,没有也能说,简不简单,随不随意?

    但说好却不易,大家都懂得张口说话,凭什么偏偏就听你说?

    得下功夫!

    说书的功夫有很多,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是记。

    如果连内容都记不住,记不清,上台说一段都要想个半天,断断续续的如钝刀杀人一般,那还说什么书,赶紧下台给人端茶送水吧。

    所以,记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必须要张嘴就来,哪段到哪段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绝不能让观众觉得是在糊弄,花了冤枉钱。

    这样的基本功,没有个几年的功夫,根本练不成。

    但孟实很清楚苏问的情况,学说书不到半年,中途还得料理师父的病情与丧事,这基本功别说练好了,成不成都是问题。

    所以,孟实都已经做好准备,让苏问拿本书上台,时不时翻看两页,甚至照本宣科了。

    没想到苏问根本没带书。

    是有有这个自信?

    还是已经放弃了?

    孟实也不知道,但不管怎样,他都做了自己该做的,对苏问那死去的师父已经有交代了。

    要是不成,就在书场里做个小厮吧,端茶递水虽然苦了点,但总好过饿死不是?

    孟实心中默默的说了一句。

    苏问却不知晓,揭起门帘,走出后台,自信满满的往台上走去。

    书场的布置很简单,四面团座,中设书台,观众在台下坐好,说书先生上台,折扇一握,醒木一拍,压声之后,即刻开说。

    除此之外,书场还会在门外立一个招牌,名叫书招,上写书场各位说书先生的姓名,今日几时开说,说的何种曲目,还有几句定场开场的诗词做简介。

    观众来书场,首先看书招,若有中意的曲目便买票,到时到点,入场听书,每一场都占一定的时间段,讲完之后散场,散场之后再开场。

    这样一场接一场下去,直至最后收场关门。

    现在是下午近傍晚,这段时间在现代是黄金时代,丰富多彩的夜生活即将开始。

    但在古代……城有宵禁,不得夜行,近傍晚人们就要归家,书场也要散场了。

    所以这是最后的收尾阶段,一般冷门的曲目,或者没有什么人气的说书先生,才会被安排到这个时段。

    如果有学徒继承衣钵,初次上台说书,也会被安排到这里,并在书招上写明,低价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