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这就是高科技产业的残酷:赢家通吃,失败者一无所有。

    看着一笔笔从世界各国飞过来,动辄几亿几十亿美元的订单,井熙的心情终于好了不少。

    第130章 点火

    九十年代, 是一个属于互联网的十年。

    也不知道是扇动了哪一片蝴蝶翅膀,比历史上早出现了一年,浏览器也在次年诞生, 比原来的历史提前两年。

    然后就是各种或昙花一现, 或将在未来叱咤风云几十年的网络公司逐一登场, 抢夺第一波互联网红利。

    因为历史的轻微变动, 多了些井熙没听过名字的公司,也少了几个按理已经成立的未来大牛, 但是她依然可以轻松赶上这波红利期——直到泡沫破灭之前。

    而她对泡沫判断的标准,就是又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在危机之前两年,市场隐约露出疲态,她就示意彭文开始出货, 原本以为这次危机发生得也许会更早一点,但是或许是这种系统□□件依然有着内在没有被改变的发展逻辑,危机发生的时间和顺序都没有太大改变。

    97金融危机过后, 短暂的网络热潮也随之退散, 但是在此之前,合作者彭文已经轻轻松松帮她获利超二十亿美元——这还是因为在获利了结之后, 她又选择在价值低谷, 再一次大幅吸纳了不少公司股票的缘故。

    井熙知道,再等十到十五年,她手上这些被不少人当做废纸的股票,还将为她再创造超过百亿元的回报——这还是因为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 她也说不清最后的赢家是谁,干脆大肆收购的缘故。

    彭文已经是新一代大鳄,而且在几次危机里都全身而退,看到他的收购举动, 不少资本也随之跟风买进,倒让这一回的破产倒闭潮,也不像上辈子那么严重了。

    总而言之就是,这个世界,变化更大了。

    井熙的重点依然放在国内。

    她最早投资的状元卷,已经成了一个全国知名的课辅品牌,后面哪怕井熙工作再忙,每年至少也会出一套新的高考模拟试卷,其中最出名的是各种不超纲但是难度爆表的大题,以满足她的某种恶趣味。

    在部分尖子生中还有传言,谁第一个解决了井教授当年新出的大题,就有希望报考她的学生,甚至进她的实验室——现如今,井熙的名字早就不单单在学术圈流传,这位牛逼哄哄而且非常漂亮的女教授,已经成了不少学生的偶像,甚至还有外校的学生以蹭一节她的大课为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