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不多就能磨出一套镜片。”

    而在原来的工厂里,六名顶尖的工人,一年才能磨制出10套镜头。

    这就是技术的威力。

    兰洪波开发出来的这套抛光机器,洁净度确实差一点,但是井熙给出的本来就是极紫外光刻机的镜头要求,放在深紫外光刻机上,其实也还能用。

    更重要的是,一个靠手工研磨的工人,不但需要前期大量的积淀和练习,职业生涯也并不会太长,他的手会随着时间一点点失去稳定性,目光也不再清澈。

    但是机器不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的一代代迭代升级,最终,只经过很短时间培训出来的新一代工人,就将彻底超过他们的老前辈,曾经漫长而枯燥的练习,一代代积攒下来的经验,瞬间就变得毫无价值。

    这或许就是老手工匠人面对呼啸而来的科技狂潮,最悲哀的地方。

    但是科研竞争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叫人慢慢伤感的地方,一步落后就可能步步落后,而一旦全面落后,就意味着让出市场,把主导权和定价权彻底让给对手。

    当然就更不用提最重要的利润了。

    尤其在需要大量资金和快速迭代的光刻机行业,落后导致的局势恶化,只会更快。

    井熙不想成为被淘汰的那个,a□□l也是。

    他们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制新一代光刻机,谢天谢地,dawn的镜头受限,产能根本提不上去,这也给他们带来了最好的机会。

    “我要看到新机型尽快上线,然后把那群华国人彻底打垮!”涉及到上亿资金的商业竞争,从来就不可能温情脉脉,尤其在行业顶尖的争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还好,对方找不到稳定合作的镜头厂,而他们的母公司已经和蔡司达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让他们在这场你死我活的竞争中,占据了巨大的优势。

    即便听说dawn和东蔡司合作,他们也并没有太紧张。

    “两边的技术代差太大了,”新的技术总监信心满满,“无论是产量还是洁净度,那边都和我们的差远了。”

    只可惜,他的信心并没能坚持太久。

    明明镜头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dawn接单的速度,却一下子快了起来。

    稍微一打听就能知道,dawn的年产量从十五台,一下子就增加到了150台!

    而且这个数字,似乎还在上升。

    发生了什么?

    dawn难不成凭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