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章
那就是服装厂不应该限制在虞城,趁现在经济飞速发展,抓紧时间做大做强。

    这个时候做品牌难度比较大,因为你投入再多,别人都能轻易山寨你的款式,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跑量。

    这样一来,就有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

    第一个就是在四季青搞批发,大量出货,以量取胜。

    第二个就是在甬城找外贸订单,给国外做代加工。

    加入wto前,代理加工的利润还没那么低,所以得抓紧赚钱。

    方明湘相信以邵玉竹在甬城的关系,帮自己联系几家外贸企业,应该没问题。

    甚至可以直接在甬城建外贸分公司,联系国外的服装品牌,替他们加工产品。

    只要舍得花钱,挖几个做过外贸服装的业务员,应该不会太难。

    如果甬城不容易,就去深城和羊城挖人。

    那边外贸做得最早,人才特别多。

    特别是深城,那些港资企业本来就是做外贸起家的,后来搬到深城,业务自然也带了过来。

    日企台企也差不多,大多是替本地加工后,然后出口到世界各地。

    最后整个珠三角,都因为外贸加工,获得飞速发速。

    没有这些订单,方明湘无法想像那边会是什么样子?

    对于方明湘这样的野心,郑建树自然是赞同的。

    既然公司推行分公司负责人制度,那董高远就得承担起责任,把分公司的架构做出改变,适应公司的要求。

    他接下来也会帮他把分公司的架构建起来,看还缺少哪方面的人才,和人力资源部联系好,及时招人。

    “董厂长这边有问题吗?”说完了,郑建树问了一句。

    问这话的时候,双眼余光扫了其它管理人员一眼。

    以前在公司,他什么都得管,特别繁忙。

    现在可以交给在座的人去负责,大家的权力是大了,责任同样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