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大事发生传奇上演,没有哪一桩能长久地占据老百姓的心。

    加上年关将至,再难的岁月里,过年也少不了热闹喜庆。

    去年沈玉桐在自流井过年,今年终于与家人团聚,他也不愿意困在烦心事中,只想好好陪老父亲和家人过上一个团圆年。

    到了正月走亲访友,也是忙得很,只抽空与孟连生吃了顿饭。

    过了正月,另一桩大事,就彻底湮没了王存志的死。

    因为提税,华界一些商人宣布降薪。资本家向来是利益当先的群体,上头对他们的盘剥,最终买单的是比他们更低的工人阶级。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无论发生何事,倒霉的总归是老百姓。

    此时上海开埠几十年,深受国外思想影响。虽然还没有成型的工会,但这两年为了维护工人阶级的权益,有人建立了工人俱乐部,罢工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

    这回多家工厂宣布降薪,自然引起工人不满。几日下来,多方响应,在南市开启了也一场轰轰烈烈的罢工。

    沈家在南市有工厂,怕工人们受影响,沈玉桐便代表父兄赶紧去工厂安抚工人,承诺绝不降薪。

    待工人们安心地去开工,他出门坐上车准备回租界。

    哪知车子刚开上主道,便被前方水泄不通的人群挡住了去路。

    汽车夫道:二公子,前面在游行,可能过不了了。

    沈玉桐打开窗,瞧了眼前方黑压压的人群,喧杂吵闹不绝于耳,估计一时半会儿消停不了,便打开车门:行,我自己走出老城厢去坐黄包车。

    汽车夫道:二公子,要不然你待会儿再回去,街上这么乱,肯定有人趁机搞事,我怕不是很安全。

    沈玉桐不以为意地摆摆手:我又不凑热闹,从边上绕过去就行。

    说罢便下了车。

    也得幸好他们车子没强行往前开,街上已经好几辆车子被游行队伍拦下,车内的人估计怕出事,只能弃车逃走。于是几辆小汽车成了罢工者的舞台,几个年轻人爬上车子,高举喇叭喊口号。

    这些口号极具感染力,一时群情激奋,声浪一浪接一浪。

    街边店铺怕出事,大都关门,沈玉桐沿着廊檐往前走。他是资本家的儿子,未来大概也是个资本家,但他在英国留学四载,读过《资本论》,明白资本家与工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国外的工人运动子工业革命到现在,已经开展多年,是西方发展进步的象征。

    何况人生而平等,他从不认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