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章    存书签 下一页
    唐诗是真的没想到。

    七百年前纵横边塞饮马浑河的卫大将军,其后人竟然屈居养马场中。

    王三郎有些奇怪,“你这丫头不一向聪明的很?你也不想想,卫老头这般性格,便是郑牧监都不敢对他做些什么,他可不是大有来头?”

    “可是这来头也太大了点吧。”唐诗是真没往这边想,只觉得卫老头在这河套府的养马场待了十多年,经验十足罢了。

    所以大家都给他点面子。

    唐安淮替自家闺女解释,“诗儿还小,大概是觉得既然是卫家后人,又怎么会如此落魄?”

    唐诗连连点头,“对对对,还是爹爹懂我。”

    那么一瞬间,王三郎跟自己和解了。

    他一开始也不相信,没想到聪明如唐小四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这段时间被吊打的智商似乎又回来了,他又是那个自信十足的王三郎。

    “我倒是打听了下,听说当初卫家不肖子孙犯了点错。”

    他说着看向唐安淮,似乎想要唐安淮接下话。

    唐诗生怕她老爹不知道,连忙道:“大哥说话只说一半,不给你吃烤猪肉了。”

    王三郎闻言苦笑一声,“好好好,是我的错。”

    不等他解释,唐安淮说道:“三郎说的可是前朝末年那位卫家郎君带着族人去投靠楼兰之事?”

    唐三郎点头,“正是这事,唐兄知道?”

    “在书上看到过,但记载的并不详尽。”

    “那事我也问过卫老头,他含糊不清的笑了下也没多做解释,我总觉得依照卫家人的品性,应该不至于做出这种事情才是。”

    若是换做别人,唐诗倒是会反驳一句。

    但是从卫大将军开始,卫家儿郎一十三代都镇守北疆,护卫北疆百姓安危。

    直到后来朝代更迭,中原王朝帝王昏聩,竟是误听谗言将镇守北疆的卫家后人传旨到京师,于未央宫里斩杀。

    这般作为,只是因为听说卫家后人挟兵自重,有造反之嫌疑。

    卫家彼时几乎满门凋落,被府中忠仆救下少主这才得以延续血脉。

    后来昏君薨逝,当年卫家少主长大​­‍成­人­,刚巧遇到西北战事,这才又是拿起父辈们的那杆红缨枪保家卫国。

    卫家儿郎的故事直到百年前前朝末期动乱,那位卫家儿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