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章
太清之中。

    时间线匆匆而过,王朝更替,但史书之上,张良张子房的大名却是历久弥新,其事迹也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认可。

    大唐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

    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宣。

    出师命将,发日引辞于庙。

    宝六载,诏诸州武举人上省,先谒太公庙。乾元元年,太常少卿于休烈奏:“秋享汉祖庙,旁无侍臣,而太公乃以张良配。子房生汉初,佐高祖定天下,时不与太公接。古配食庙庭,皆其佐命;太公,人臣也,谊无配享。请以张良配汉祖庙。”

    大唐上元元年,尊太公为武成王,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列于右,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于左。

    这其中,汉太子少傅张良为配。

    后,武庙继续演化,形成武庙史记。

    武庙史记记载如下。

    圣王:武成王姜太公

    亚圣:张良

    十哲: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七十二子: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白起、孙膑……

    后世,大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去之。左拾遗知制诰高锡因上疏论王僧辩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

    白起于是被移除武庙。

    但武庙之中,张良依然配为亚圣。

    自此以后,武庙在后世历经增补,修正,但无论是哪个朝代的武庙,汉太子少傅张良之排序,仅在武成王姜太公之下,是为武庙至圣。

    (全书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