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幕。

    这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正如阿尔拉德的“不平衡论”一样,缘于战后经济发展的巨大不平衡——战后美国靠对德国贷款和国内信贷消费繁荣,法国靠巨额赔款和贸易保护取得经济增长,英国经济则在国际竞争中衰落并出现经济停滞,日本经济脆弱而缺乏竞争力,且在接二连三的危机中震荡。德国虽然要对外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并失去阿尔萨斯和洛林,国内社会动荡,却依靠巨额外债更新了工业设备,重新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

    从技术上看,一战以后的繁荣似乎有着很坚实的基础。汽车、化学、电气是这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导力量。美国的汽车产量从1919年的150多万辆增加三倍,达到平均每六人一辆汽车的水平,其产值占到全国总产值的8%。发电量增长一倍以上,各种电机及电器日益普及,电冰箱、洗衣机已成为日常用品。家电产值从1921年的1060万美元,增到1929年的4.16亿美元。化学工业变得非常庞大。炼油业发展迅速,汽油产量从1919年的0.86亿桶增加到1929年的4.39亿桶。汽车轮胎的需要推动了橡胶工业的发展。人造丝、化肥等新兴产业也迅速崛起。

    但是,美国造船业仍然缺乏国际竞争力,船舶市场主要为英国和德国所占领。制鞋及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失去国际竞争优势,产量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减少。农业也处于长期萧条状态——这一方面缘于欧洲各国为保护本国农业而建立了保护性的关税,另一方面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阿根廷、加拿大将粮食大量投入国际市场,使美国农产品出口不断下降,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1929年美国出口小麦价值仅为1919年的1/3,肉类仅为1/9。农业的萧条表面上推动了美国农场的现代化,依靠手工劳动的中小农场大量被兼并,许多小农场主沦为雇工或者被迫迁入大城市,这为经济危机期间美国高达百分之五十二的失业率埋下了伏笔。

    美国的繁荣不仅建立在新兴工业的蓬勃发展上,也建立竞争对手的牺牲和信贷增长上。从1924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为35亿美元。1926年,70%的汽车是通过赊销实现的。更重要的是,美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国际竞争力强劲,工业品出口越来越多,进出口相抵年年顺差,数值由三、四亿美元至十亿美元不等,积累起强大的资本赢余。

    与此相应则是英国经济的停滞,从1924年到1929年间,英国工业生产仅增长12%,与美国相差甚远。煤炭、钢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