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这样投资者才会有足够的信心!”张海诺在这位大师面前小小的“卖弄”了一下自己的经济学常识。

    格雷厄姆仔细瞧了张海诺一眼,有些失落的说道:“是的,这一点恰是许多人都担心的!大家对证券市场以及我们基金的操作还缺乏足够的信心!不瞒您说,如果我短期内无法说服至少一半的投资者将他们的多数收益留下来,这个基金将面临解散的境地!”

    “这么严重?”张海诺表面上很意外,但他知道这位“华尔街教父”最终是靠自己的理论着作以及格雷厄姆—纽曼公司而奠定自己在纽约金融界的地位。也就是说,在历史的轨迹中,格兰赫私人基金只是一个过渡性的产物。

    一旦这个基金宣布解散,张海诺现有投资并不会遭受损失,但让他感兴趣的是格雷厄姆的去处——依照历史的发展,他将会和杰罗姆.纽曼组成一个新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从此走向自己的辉煌。

    在这一点上,年轻的格雷厄姆显得很坚决:

    “是的,如果基金始终停留在原始规模上,我宁可解散它!”

    张海诺考虑了片刻,“冒昧的问一句,如今基金公司的规模已经超过100万美元了吗?”

    “在分红之前是有的,但如果分红的比率超过百分之六十……”格雷厄姆摇摇头,“我们几乎将回到最初的规模!”

    “那么说,现在大部分投资者都要求第二种和第三种收益分配方案?”

    “确切的说,坚持第三种分配方案的人占大多数!”格雷厄姆显得很失望,这位年轻人显然不愿自始至终的扮演一个小证券基金管理者的角色,他的心里应该有更宽阔的天地。

    “如果大部分投资者都这样坚持,解散也不是什么坏事!”张海诺平静的说,他很快从格雷厄姆脸上找到了异样甚至是不悦的成份。抢在格雷厄姆说话之前,他又道:

    “为什么不找一些开明的投资者成立一个新的基金公司呢?”

    格雷厄姆咋一愣,但马上就揣测起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意思。

    “这么说,林克先生有意成立一个基金公司?”

    “不!”张海诺笑道,“如果格雷厄姆先生成立一个新的基金公司,我将是第一批投资者!不过,我很想知道先生准备为一艘多大的航船掌舵?”

    格雷厄姆的目光在张海诺身上停留了好一会儿,他有意清清嗓子,好让自己的声音更有底气。

    “当然是越大越好!”

    “那么期待格雷厄姆先生的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