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其他年长的皇孙,可自从这弘晖离京后,康熙总觉得这京里冷清许多,不似以前那般热闹。

    每有此感时,他都忍不住感叹自己果真是上了年龄了,若不然怎么嫌身边冷清呢,他想起之前千叟宴上,那些民间的老翁们便是这样的心思,总是想着儿孙们能伴在自己身旁,当时他还在心里暗笑那些人没志气才整日惦记着含饴弄孙,如今却生了同样的心思。

    而等弘晖将书信寄到京城时,康熙收到弘晖递上来的折子,顿时觉得心情舒畅无比,尤其是在看到弘晖送到京中的东西,心里更是舒坦,虽然目前那连弩还没制造出来,但光是看着山东那边煅烧出来的这匕首,康熙就已经觉得很是不凡。

    果然弘晖这孩子就从没让他失望过,康熙再次将康熙写得折子又翻出来看了几遍,等将连弩的厉害之处瞧了好些遍,心里火热一片,不仅是对即将拥有这么厉害的武器而高兴,还有几分自豪骄傲,这满京城再也寻不到能比得上弘晖本事的儿郎了,而这样优秀的子孙是他们爱新觉罗氏的。

    康熙这段时间没见到弘晖,心里格外惦记,才发现原来自己对老四家的这个孙子是相当满意,他将弘晖这些年做的事情翻出来仔细琢磨,越想越觉得这孩子心诚不贪功,难得啊,可惜他却找不到人来夸赞,康熙心里门儿清,弘晖这孩子太出色太打眼,京里那些老狐狸们都蔫坏,这才看弘晖不顺眼呢,康熙也不高兴找他们来说道,干脆将老四喊进宫。

    胤禛被皇上一道口谕召进宫时还有些懵,自从太子被二废后,朝廷上百官们多次提出再立太子,不管是要再次复立胤礽的声音,还是推举胤禩的呼声都不小,但是皇上却迟迟没有表态,甚至对胤禩的态度都愈发冷淡,胤禛与自己的谋士门生谋算过,最后一致觉得这个紧要关头还是选择中庸之道更稳妥。

    故而这一阵子胤禛整日修身养性,不流露半点对世俗权力的渴望,整日不是谈道便是论佛,不成想皇上居然在这时召他入宫,胤禛心里闪过许多的念头,盘算着这回皇阿玛召见自己会是何事,但万万没想到这回康熙召他竟只是为了唠嗑聊天的。

    胤禛被康熙拉着听了好一会儿关于弘晖的夸赞,全程都是绷紧一张脸,康熙对着他这张冷脸很是嫌弃,他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关于弘晖的事情,也不见老四这个当阿玛的附和两声,瞧着还比不上自己这个当皇法玛的。

    胤禛被康熙撵走的时候还没缓过神,不过很快他就知道弘晖在山东捣鼓出的东西。

    康熙的倾诉欲在胤禛这里没有得到满意,只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