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也没继续多长时间,刘宽看差不多了也就撤下了酒席,把所有人包括李继都打发离开后,自己则是回到客堂,立马凭借记忆记录下了李继与阳球刚才的对话,并在明日上疏的奏章中加了进去。
这如果让李继知道的话,定会埋怨起刘宽来,他可是万万不想在汉灵帝面前出名,真让这个倒霉皇帝记住了,把他给召进宫里就坏事了。
刘宽可不知道李继是什么想法,第二天就把奏章呈上了朝廷,而等李继知道这些的时候,已经是不知多久之后的事了。
-------------------------------------
等到晚春的风吹满雒阳城的时,一件大事在雒阳的士子间突然传开:蔡府上的那个神童改良了造纸术,发明了十分适合书写“李氏纸”,比这几十年来一直被用来装饰的“蔡侯纸”好了不知多少倍。
这种说法一开始还没多少人相信,甚至一度被嗤之以鼻,不过后来却不知为何越传越广,竟愈演愈烈起来,止都止不住。
终于,在四月末的一天,蔡邕在府上聚集了一众名士,并亲自拿出了纸张并示范之后,能写字的李氏纸才被证实了下来。
苏家造纸行也早在半年多前就在雒阳及周边的几个郡县建了卖纸店,一时间,无数雒阳士子都赶着前去哄抢。
苏群很聪明,不再以“苏家造纸行”命名这些店面,而是统一改成了“李氏纸行”,而且把整个苏氏造纸行的积蓄和第一个月的利润全部用来买地建厂,几乎快要盘下小半个缑氏县。
李继一开始还很不理解,找到了苏群询问为什么不把新的造纸厂安排到原料产地去。在苏群恭敬的解释后,李继也释然了,扩张的实在太快了,根本没有信得过的人去分厂管理。苏群也已经不再往远处开分店,最多只在雒阳附近买卖,减缓了扩张的速度。
等到两个月后,第一批纸张所得的利润被一队马车运进了蔡府,李继忍不住捂着脑门傻傻的看向堆满了整个院子的五铢铜板,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赶忙让也在一旁站着傻眼的马忠去找人。
听了消息前来分钱的蔡邕、顾丰和马日磾,在看到小院里摞起来的钱山时顿时面面相觑。
“以后每个月都如此?”
马日磾难以置信的看着那几人高的钱币,心里有些后悔,当时为什么不多资助李继一下。
“或许会不止吧……这样赚钱,是不是不太好。”
李继也不太能确定,这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