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什么李锅、李炉,都是些小把戏罢了,诗词也不过是小道耳,那个蔡邕还是和当年那般一样肤浅,竟然夸赞起这种小孩为神童。
倒不是阳球有意贬低李继,只是他与蔡邕的叔父蔡质有些过节,而好友刘郃与蔡邕也颇为不和。所以对于蔡邕如此评价的人,自己都有心贬低罢了,却也没什么恶感。
看在场的人应该都记住了李继,刘宽也不再继续了,劝了几杯酒后开始劝导起在场的众人不要再行残酷刑罚。而听到这时,阳球也终于有些不乐意了,放下了筷子,强忍着没起身离席在那皱着眉头。
与一直高高在上的刘宽不同,阳球常年在外当任,深知如果不用酷刑的话,那些深藏猫腻的贪官刁民是不可能轻易认罪的。若是不用那些令人听着就恐惧的刑罚,多少案件处理起来都会劳时伤财,最后甚至可能会不了了之,反而让犯了罪的奸人逍遥法外。
于是在刘宽的侃侃而谈结束后,阳球整理了一下衣冠站了起来,朝刘宽行了一礼。
“文绕先生,方正对您的观点却不敢苟同。您早年间在东海任国相,现在又每日身处庙堂,大家都说您为人宽厚,行政亲民,但您其实是不清楚如何审理案件的。为何我等要用酷刑?因为犯事的人可不都如文绕先生想的那样听话,他们可都是些龌龊的奸人,哪怕判案的人深知他们犯了事,但他们拒不承认的话也不能给他们按法定罪。而所谓酷刑,就是给他们准备的。只有用酷刑,他们才能惧怕于陛下的威严,承认自己的罪责;也只有用酷刑,才能真正快速有效的断案。”
阳球的话有理有据,比刘宽刚才说的那些浮在空中的空话让人信服的多,在场的众人听完无不点头,然后看向了刘宽。
其实刘宽也不是不知道,许多情况下只有用刑罚才能犯人开口。可是历朝历代的皇帝,无论谁在任都在要求减少用刑,自己总不能明目张胆的反对皇帝吧。
一旁的李继也听明白了,酷刑这事当然怪不得这个阳球,也怪不得刘宽,更是怪不得那个汉灵帝,这就是从根本上的制度错误。
在这个落后的封建司法制度中,诉讼模式大体上可以总结为“纠问式”和“审问式”,在这两种模式下,司法机关可不是什么中立的第三方,而是对那些有犯罪行为和侵犯君主利益的人负责的追究者。审案的人既有起诉权,又有审判权,所有一切都是自己做主,而被告人只有被审问的义务,根本没有反驳与辩护的权利。
这样导致的后果就很明显了,审案者是有了极大的自主权,可一
倒不是阳球有意贬低李继,只是他与蔡邕的叔父蔡质有些过节,而好友刘郃与蔡邕也颇为不和。所以对于蔡邕如此评价的人,自己都有心贬低罢了,却也没什么恶感。
看在场的人应该都记住了李继,刘宽也不再继续了,劝了几杯酒后开始劝导起在场的众人不要再行残酷刑罚。而听到这时,阳球也终于有些不乐意了,放下了筷子,强忍着没起身离席在那皱着眉头。
与一直高高在上的刘宽不同,阳球常年在外当任,深知如果不用酷刑的话,那些深藏猫腻的贪官刁民是不可能轻易认罪的。若是不用那些令人听着就恐惧的刑罚,多少案件处理起来都会劳时伤财,最后甚至可能会不了了之,反而让犯了罪的奸人逍遥法外。
于是在刘宽的侃侃而谈结束后,阳球整理了一下衣冠站了起来,朝刘宽行了一礼。
“文绕先生,方正对您的观点却不敢苟同。您早年间在东海任国相,现在又每日身处庙堂,大家都说您为人宽厚,行政亲民,但您其实是不清楚如何审理案件的。为何我等要用酷刑?因为犯事的人可不都如文绕先生想的那样听话,他们可都是些龌龊的奸人,哪怕判案的人深知他们犯了事,但他们拒不承认的话也不能给他们按法定罪。而所谓酷刑,就是给他们准备的。只有用酷刑,他们才能惧怕于陛下的威严,承认自己的罪责;也只有用酷刑,才能真正快速有效的断案。”
阳球的话有理有据,比刘宽刚才说的那些浮在空中的空话让人信服的多,在场的众人听完无不点头,然后看向了刘宽。
其实刘宽也不是不知道,许多情况下只有用刑罚才能犯人开口。可是历朝历代的皇帝,无论谁在任都在要求减少用刑,自己总不能明目张胆的反对皇帝吧。
一旁的李继也听明白了,酷刑这事当然怪不得这个阳球,也怪不得刘宽,更是怪不得那个汉灵帝,这就是从根本上的制度错误。
在这个落后的封建司法制度中,诉讼模式大体上可以总结为“纠问式”和“审问式”,在这两种模式下,司法机关可不是什么中立的第三方,而是对那些有犯罪行为和侵犯君主利益的人负责的追究者。审案的人既有起诉权,又有审判权,所有一切都是自己做主,而被告人只有被审问的义务,根本没有反驳与辩护的权利。
这样导致的后果就很明显了,审案者是有了极大的自主权,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