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笑完后,郭兰如陷入了沉思。她不知道该向面前的小孩怎么解释“基建”这个词,倒不是她不知道基建是什么,只是她不知道怎么形容才能让季尚学这个时代的人明白基建是什么。

    要不就说是自己瞎掰的?想了想,郭兰如放弃了这个想法。以季尚学的性格,盛怒之下,说不定会把她砍了。

    沈俞很有当暖男的潜质,看静妃娘娘一副为难的样子,立马表示如果说不出来,可以写在纸上,他会带回去给皇上。还贴心的补充,不要着急,皇上没有要求他多长时间回去复命。

    郭兰如坐在书桌前,咬着毛笔,斟酌再三才下笔。

    所谓基建,乃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简称。

    百姓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所以想要强国要先强百姓。

    臣妾希望未来生活在大陈的百姓是这样的……

    从出生起就吃得饱,穿得暖,生病了有免费医疗,该上学的时候有免费的学校。应该拥有选择人生的权利,可以科举出仕,也可以学技术,如果愿意的话,回家种地也能养活自己。不再担心姐姐妹妹远嫁,因为交通便利。可以交往异族而不担心受欺负,因为他是大陈子民,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

    百姓生活上有四大方面,衣、食、住、行。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种悲剧不应该在大陈发生。臣妾听闻济州的棉花最是遮寒挡风,在当地并不值钱,黑心商人们送到外地售价却贵到离谱,松江丝绸和幽州丝绸的价格足足差了十倍……

    我觉得朝廷完全可以把纺织归为国营,由朝廷宏观掌控价格。

    粮食也是一样,肥沃之地产量高,除了一家子吃饭外还能存下一些。土地贫痟的地方产的粮食交完税收连干饭都吃不上了。而且大陈的土地兼并情况很严重,不种地的有大片土地,种地的确只能租地……

    皇上应排开万难收为国有,重新分配。

    写到这里,郭兰如抬头看向正在陪沈俞玩耍的冬曼,心里很难受。

    姚冬曼是幽州人,家里务农为生。一家人虽然清贫,却也美满。后来他们家的土地被恶霸占去了一半,姚父去讨要未果,还被打残了一条腿。那年还是荒年,收成不好,饿死了很多人。

    看着饿得哇哇哭的弟弟妹妹,懂事的冬曼跑到城里,为给家里换两斗米,把自己卖给了妓院……

    好在遇到了当时在幽州采买的陈司饰,陈司饰好心把她赎下让她回家,她却不愿意,于是跟着陈司饰来到了京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