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难怪当地人不愿意把这个小泥坑挖大、挖深,因为变大变深的小泥坑是没有足够多的水来盛满它的,如此这样的小泥坑里存储的水往往只够一两户人家使用。不过,当地教师自豪的说道,附近这么多人家的小水井,只有我们学校的这眼小水井出水量最多,它能够满足学校里面好几户住校老师家的生活所需,另外还能满足我们这些来自外地的住校青年教师的平时生活所需。

    我们有六名外地住校教师在此工作,学校专门花一个月三十元的工资聘请当地一位农妇替我们做一日三餐,但是大水缸里的水则需要我们亲自动手把它挑满。上班第二天我们就排班轮流挑水,两人一组,每天不仅要把厨房里那口大水缸里挑满水,而且还要把宿舍里那口稍小一点的水缸里挑满水。

    不涝不旱的季节挑水最容易,我们只需拿着水舀挑着两只水桶到操场边山脚下的这个小泥坑舀满两桶水,然后挑到厨房和宿舍即可。如果小泥坑里的水量太少也没关系,我们就会把两只水桶放在这里然后去上课,等到下课的时候,我们再去接着舀水。一节课时间不够,我们就等两节课的时间;两桶水不满,我们就两人抬着一桶水先回去。

    最让我感到恶心的是下雨天,特别是雷暴雨的大雨天,这个时候的雨水会漫过整个操场,直至把这眼称之为“水井”的小泥坑淹没其中,继之离小泥坑不远处的露天厕所的化粪池也被雨水彻底淹没。抬眼望去,只见整个操场汪洋一片,水面上漂浮着大量的厕所里人们的排泄物以及擦拭屁股的各式各样的纸,见此情景,我们往往会呕吐几天吃不下饭。

    这样的雨天,小泥坑里的水是没法吃的。聪明的当地住校老师会在屋檐下放一口大水缸,屋檐绑一根一剖两半的大毛竹,如此的设置就能够让瓦屋面的雨水几乎都流进这口水缸里,人们就这样解决下雨天的吃水问题。当然,我们也跟着这些当地老师学会了这种收集雨水的方法,一旦雷阵雨突然来临,我们立刻就会丢下教室里的学生,直奔厨房和宿舍把大水缸从屋里挪动出来放置在屋外的屋檐下收集雨水。

    雨过天晴,漫过小泥坑和露天厕所的雨水渐渐退下去,这时,只见操场上散落着没有随雨水退下去的人的排泄物和各色纸张,只等着太阳出来,这些排泄物和纸张就会因为太阳的暴晒而渐渐变的干脆。无须担心这些散落在操场上的排泄物和纸张,雨过天晴,孩子们在操场上的嬉闹又会让操场显得很是干净而几乎看不到雨水褪去留下的痕迹。

    储存在水缸里的水浑浊不堪,我们会按照当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