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这间拘束的茶室,舒服得多。

    那好!小川老师雄心壮志,我先把小川流教给你,到时候吃茶请客,就是你的学费了!

    煎茶道果然比抹茶道轻松自在许多。

    他们单单纯纯的讨论茶文化、说着中日美食,更像是品茶该有的气氛。

    钟应沉闷的心情,总算在性格爽朗的小川老师这儿好了一些。

    无论是宁明志特地挑的人,还是歪打正着,钟应都过得十分愉快。

    首次授课结束,他差不多学会了煎茶道小川流,仍是依依不舍的和小川老师约定好,明日再见。

    远山一直保持沉默,除了帮钟应当翻译员,他几乎不说多余的话。

    也没了之前熟稔之后,悄悄冒出来的活泼。

    钟应也不想劝说他什么。

    对于远山这样自小拜入载宁学派,以远字辈为荣的内门弟子,恐怕很难理解他对宁明志的仇恨。

    因为,载宁大师是享誉全球的大师。

    在钟应不知道他就是宁明志的时候,时不时也会在日本文化交流传播的新闻消息里,感慨日本的幸运。

    他们拥有稳定的社会,拥有巩固的阶层,也就能诞生无数生活安稳的研究者,去研究中国并不安稳的历史。

    无论是古建筑、古音乐、古诗词,都透着日本人寻根溯源的执着。

    他们研究中国,研究出了体系,以至于他们留下来的文献,成为了中国回过头研究自己的宝贵资料。

    可悲可叹可歌可泣。

    钟应对宁明志的仇恨,不妨碍他对日本完善研究模式的羡慕。

    他只期望,国内能够坚守这份安稳,不再重走错路,渐渐迎头赶上或是超越日本,对那些傲慢的软骨头说:他们不过如此。

    钟应常怀幽思,怡然自得。

    再与小川老师见面,同样的开心畅快。

    不过,今天的小川老师显得有些神秘。

    他问:钟先生应该都学会了我教的功法了吧?

    钟应笑着点头,如他所愿的展示着小川流的功法。

    即使是自由自在的煎茶道,仍旧会有日本茶道的奇怪说辞。

    比如,烧水取茶都有不同的呼吸频率和方式。

    比如,使用的器具繁琐周全,仿佛将抹茶道的四规七则转移到了茶器之上。

    饮茶客人轻松自在,泡饮的茶师谨慎小心。

    钟应不喜欢规矩,却喜欢小川流教导的与功夫茶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