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樊成云一手培养的徒弟,只不过是固执在了另一个层面。

    飞机轰鸣降落机场,静子率先起身,竟然先问过钟应。

    钟先生。即使钟应算她晚辈的晚辈,她仍旧礼貌的说道,待会由我,陪伴您去载宁宅院。

    载宁家族的老宅院,坐落在安静僻远的名古屋。

    车辆缓慢的行驶,只有静子苍老的声音,一句一句的告诉钟应,他们的期待。

    父亲一直欣赏樊先生的古琴,宅院里始终播放着樊先生的《高山》《流水》。所以,他此生唯一愿望,就是希望能听樊先生现场弹奏七弦琴。

    当然,樊成云没来,这样的重任就落在了钟应身上。

    静子说:您没有带琴,如果不介意的话

    介意。

    钟应沉默聆听,打断了静子女士耐心温和的说明。

    他伸出自己的右手,指尖血痂干涸的伤口,触目惊心。

    我伤了手,所以没带琴。

    静子沧桑的脸色顿时凝重,我会为您请最好的医生,等您的手养好了伤

    我不会给宁明志弹琴。

    钟应明确的告诉她,而且,我也不是来给他演奏古琴,我只是来取他带走的筑和爷爷生前的影像。

    霎时,车厢里的气氛就变得沉闷。

    静子身边的助理,面面相觑,都在寻找依靠似的看向静子。

    可静子直愣愣的盯着钟应,过了许久,她才说道:我知道了,我试试吧。

    车厢重回安静,钟应丝毫不觉得自己为难一位善良老妇人有什么不对。

    因为,宁明志不配听琴。

    他为贝卢弹琴,那是十弦雅韵落于不懂音乐、不懂乐器的外行手中,不得已为之。

    而那张唐代筑琴,由沈聆发掘保管,借给宁明志研究学习,宁明志什么都懂、什么都清楚。

    沈聆的日记,时常提及这位年轻、聪明、富有天赋的小友。

    一声声致远的呼唤,带着他对宁明志的无限期盼和无限感谢。

    十弦雅韵革丝腐朽,沈聆替换过丝弦、钢弦,都不得合适的韵律。

    是宁明志找到了优质冰丝,才让雅韵重新焕发光彩。

    遗音雅社乐器古怪稀有,沈聆找不到能够击响筑琴的音乐家。

    是宁明志留学日本,师从名家,懂钢琴、懂小提琴、懂乐理,才在众多社友帮助下,重现击筑古风。

    日记一页一页翻过,全是沈静笃对宁致远相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