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章
参观者。

    她确定没有人注意他们之后,才略微靠近钟应半步,低声说道:

    你根本不懂得意大利人对文物的重视程度,更不懂得贝卢先生。即使这件事没有史料记载,我也必须让你明白

    贝卢先生是沈聆先生的知音,根本不是你幻想中的强盗!

    周俊彤讲述了一个高山流水式的故事。

    哈里森.贝卢十六岁来到中国,与遗音雅社的沈聆先生成为忘年之交。

    那时候正值战争时期,沈先生作为爱国义士,拒绝给日本军官表演,不幸被捕,贝卢先生竭尽全力,也难以抵挡日军的专横跋扈。他没能救出沈先生,最终遗憾的随着父亲撤离中国,回到意大利。

    山高水远,留在中国的沈聆音讯全无,远在意大利的贝卢先生,依然没有放弃打听关于挚友的消息。

    直至1950年,贝卢终于得知沈聆早逝,才悲痛欲绝的成立了私人博物馆,用尽一生去纪念曾经的挚友。

    他比任何人都珍惜这张十弦琴,他曾经无数次告诉我、我的老师、我的同学

    她说,他这一生都会为找回这张琴感到骄傲,因为它是沈聆先生这辈子最为珍视的东西。

    钟应听到周俊彤的声音颤抖,仿佛这个故事,触动了她感性的灵魂,坚定了她守护这些贝卢捐赠文物的信念。

    他随着周俊彤的话语,都能想象一位年老衰弱的意大利绅士,时常背脊佝偻的站在十弦琴展台前,透过这张琴,睹物思人。

    少年贝卢遇沈聆,高山流水遇知音。

    如果把周俊彤所说的一切,写在公众号和新闻报道上,绝对是一出中外友好的佳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