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清泠湖博物馆,悬挂着鲜艳的横幅:欢迎回家意大利哈里森.贝卢捐赠文物归国展。

    四处摆放着巨大的宣传展板,清晰讲述本次展览的113件文物归国之旅。

    谢谢。

    钟应拿起通过安检的琴箱,提在手上,徐步走进了安静的场馆。

    历史沉淀的气息,在灯光里扬起若有若无的微尘。

    他的视线掠过玻璃展柜里的绢帛、瓷器、青铜,没有像其他参观者一样驻足,径直走到了主展厅。

    豁然开朗的主厅,正中间矗立着巨大的玻璃展柜。

    高及天花板、垫起了半人高的展台,摆放着一张造型独特的古琴。

    它在安静的聚光灯下,绷紧了十根银光内敛的琴弦。

    深邃漆黑的乌木,一如岑天大树,巍然挺立。

    琴身布满了细碎裂痕,一道一道宛如蛇的鳞片,覆盖着木质琴面,琴尾断痕形似梅花,与通体蛇鳞混在一起,好似老者伤痕累累的皱纹,显示着它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

    但是,无论多少裂纹,依然无损它顶天立地、傲视众生的气势。

    钟应安静的仰视它。

    灯光落在每一根琴弦上,散落出月光般柔韧色泽,仿佛辉光与空气共振,发出了无声的回响。

    你看这个东西,长得好奇怪。

    旁边走来一对情侣,衣着清爽的女性抬手指了指,它居然有十根弦。

    唐代,十弦琴。男友读出旁边的介绍,这琴都一千多年了,肯定和现在的古琴不一样,长得奇怪很正常。而且啊,这种木头古董全身都是裂痕,放在博物馆也就是个展览品,反正也不能弹。

    它可以弹。柔和的女声,打断了他们的讨论。

    钟应好奇的看过去,发现一位年轻女性。

    她梳着马尾,身姿挺拔,穿着博物馆工作服,戴着工作牌,像是一位讲解员。

    她笑着抬手示意眼前的十弦琴,亲切的介绍道:

    琴身上的裂痕叫做断纹。根据《洞天清录》记载,古琴以断纹为证,盖琴不历五百岁不断,所以琴身上的断纹越多,说明它的年代越久远。现在我们许多古琴大师都藏有类似断纹的唐琴、宋琴,他们经常会用带有相似断纹的传世名琴弹奏乐曲,可以说,古琴的断纹越深,声音更具有穿透力,演奏的乐曲也更好听。

    这人确实做过功课。

    钟应安静的倾听,仿佛一位普通的参观者,随着她的介绍重新端详那张十弦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