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牢驻守在延宁城外二十里地,并且丝毫没有离开的迹象。

    不仅不退,还数次突袭猛攻,而将军林戎伤势未愈,若非闻端坐镇,延宁恐怕早已城破。

    今日送来的军报中,提到延宁城底下的地洞已挖好,出口在城后几里,若城中有了差池,里面的百姓能够立即从地道中逃出,不至于被匈奴屠城。

    这是最初谢桐与闻端写信探讨的策略,为的就是万一匈奴不退军,死攻破城,还能有尽力保全百姓性命的办法。

    军报中还提到,近几日,匈奴军中安静得有些诡异,派人前去探查,发现白日里匈奴军帐中人迹寥寥,有半数的人竟凭空了无踪迹。

    看到这里,谢桐捏着军报的手指紧了紧,眉心拧起。

    ……左贤王很可能发现了一条攻破延宁城的捷径,现下敌在暗处,危机四伏,情势十分紧张。

    尽管明白担忧无用,但谢桐还是不由自主地担心起闻端来。

    军报看完了,随之附上的,是雷打不动的闻端的一封信。

    如今战况紧急,闻端信上的言语也简短许多,今日这封信上,仅有一句话:

    “听闻京中下雪,圣上谨记添衣。”

    谢桐将信纸翻着看了两遍,都只看见这么一句话。

    “……”谢桐怔了片刻,才垂下眼。

    “罢了,”他轻轻自言自语:“等回来后,再叫你补写到朕满意为止。”

    *

    第二日,新的军报又被送来,信使风尘仆仆,唯有一双眼睛明亮,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喜色。

    他翻身下马,在殿前跪地行礼,大声道:“圣上,北境捷报!”

    谢桐正在用早膳,闻言立即起身出殿,快步走向信使,伸手接过军报,微屏呼吸打开那火漆封印的纸张。

    军报素来语句简洁,谢桐先看向最后一句话,望见上面“延宁守军大败匈奴,逼退敌军三十里地”,一颗悬挂起的心才落回实处。

    谢桐平复下来,再从头开始看这封军报。

    原来几日前的匈奴军白天从营地中失踪,的确是因着久攻不下延宁城,故而出去寻找捷径了。

    左贤王带着军队,深夜从延宁城的西侧绕后,找到了城中百姓挖出的地洞出口,大喜过望,立即从中钻入,试图通过地道突袭进入城中,从内部攻破这座城池。

    但当天蒙蒙亮后,左贤王的先头部队从地道处攀出,却被早已等待多时的延宁守军用箭射杀,同时在四周架起火堆,浓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