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读书辛苦,若是能无痛成为举人,直接参加会试,对孩子来说,可是省却了不少麻烦。
更何况,如他们这样的人家,孩子通常三四岁便开蒙了。
若是五六岁送入国子监,则二十岁左右就可以成为举人。
二十岁的举人啊,这说起来就好听。
因此,朝臣之中,除了那于子嗣一事上无能为力的,大多数都很赞成元修的提议。
当然,他们是既得利益者,自然也要用相应的支持来回报给他们开后门的皇上。
对于勋贵人家承爵规矩的更改,他们便不能反对。
总之,皇上和勋贵斗法,他们这些朝臣跟着得益处,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于是,除了少数为安国公站台的朝臣,还有部分对皇上的提议心存疑虑的朝臣,大部分人都对元修今天所提出的新政表示了赞成。
元修面对这样的局面,唇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果然,如他夫人所说,要损害一方的利益,就要给另一方利益。
造成此消彼长的局面,便不用他多费唇舌,这事自然有人为他摇旗呐喊。
第774章 皇后的模样,也是她能学的?
殿下众臣还在喋喋不休,元修却有些出神。
他想到昨天与夫人商讨这个方案时,说起这个方案中唯有一个漏洞,便是对参加科考的寒门学子不公平。
要知道寒门学子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把自己送到京城参加会试。
而那些高品阶官员和勋贵人家的孩子,则可以轻而易举成为举人,轻而易举获得他们拼搏多年才能获得的会试资格。
此政一出,必定会让寒门学子寒心。
不过,他们夫妻俩也将利弊权衡了一番。
削弱勋爵人家一事刻不容缓,不收拾这些蛀虫,如何把资源置换出来!
有了多余的资源,才能更好地扶持真正的有识之士。
至于让官员和勋贵人家的子孙免试做举人,是否太便宜他们,则根本不在夫妻俩考虑的范围之内。
总之后面还有会试和殿试,若没有真才实学,这些人的科举之路也就止于举人了。
区区名头而已,世家贵族喜欢撑脸面,就让他们撑呗。
反正脸面是给外人看的,底蕴才是一个家族发展的内在基础。
半月之后,新政发布了。
知道这废嫡立庶的新政是怎么来的,安国公隐隐
更何况,如他们这样的人家,孩子通常三四岁便开蒙了。
若是五六岁送入国子监,则二十岁左右就可以成为举人。
二十岁的举人啊,这说起来就好听。
因此,朝臣之中,除了那于子嗣一事上无能为力的,大多数都很赞成元修的提议。
当然,他们是既得利益者,自然也要用相应的支持来回报给他们开后门的皇上。
对于勋贵人家承爵规矩的更改,他们便不能反对。
总之,皇上和勋贵斗法,他们这些朝臣跟着得益处,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于是,除了少数为安国公站台的朝臣,还有部分对皇上的提议心存疑虑的朝臣,大部分人都对元修今天所提出的新政表示了赞成。
元修面对这样的局面,唇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果然,如他夫人所说,要损害一方的利益,就要给另一方利益。
造成此消彼长的局面,便不用他多费唇舌,这事自然有人为他摇旗呐喊。
第774章 皇后的模样,也是她能学的?
殿下众臣还在喋喋不休,元修却有些出神。
他想到昨天与夫人商讨这个方案时,说起这个方案中唯有一个漏洞,便是对参加科考的寒门学子不公平。
要知道寒门学子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把自己送到京城参加会试。
而那些高品阶官员和勋贵人家的孩子,则可以轻而易举成为举人,轻而易举获得他们拼搏多年才能获得的会试资格。
此政一出,必定会让寒门学子寒心。
不过,他们夫妻俩也将利弊权衡了一番。
削弱勋爵人家一事刻不容缓,不收拾这些蛀虫,如何把资源置换出来!
有了多余的资源,才能更好地扶持真正的有识之士。
至于让官员和勋贵人家的子孙免试做举人,是否太便宜他们,则根本不在夫妻俩考虑的范围之内。
总之后面还有会试和殿试,若没有真才实学,这些人的科举之路也就止于举人了。
区区名头而已,世家贵族喜欢撑脸面,就让他们撑呗。
反正脸面是给外人看的,底蕴才是一个家族发展的内在基础。
半月之后,新政发布了。
知道这废嫡立庶的新政是怎么来的,安国公隐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