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开宗祠,把邰继仓一家从族谱除名。望各位族人以此为鉴,好自为之!”

    说罢,邰继财的大哥邰继胜,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双手捧着一个红木匣子上前,邰继祖则捧着笔墨。

    邰三爷挽了袖子,请出族谱,抬笔沾墨,找到邰继仓家里那页,把邰继仓夫妻和他们的小女儿,共三个名字,一并抹去。

    宗祠内外鸦雀无声,就是邰继仓都放弃挣扎了,满眼满脸的茫然。

    有时候,肆无忌惮行事的底气就是仗着旁人的包容,故意为之。

    如今没人愿意娇惯和谦让了,才知道后悔,可惜晚了!

    邰老爷子心疼自家拿出来的点心和肉,肉还罢了,点心却是小孙女最爱。

    不得不说,下一次宗祠,“代价”有些大啊……

    他索性提醒老哥哥,说道,“族长,村里的小子有几个到五六岁了,不如一起录入族谱吧?”

    这年头养活孩子不容易,有点儿风吹草动就会夭折。

    所以,每个氏族几乎都是等到孩子大一些,彻底站住了,再入族谱。

    普通农家不像大户人家,有个冠礼,可以庆贺成年。

    对庄稼院儿百姓来说,入族谱就是孩子的成年礼了,以后族里一切事务,这些淘气小子慢慢都有参与的权利了。

    所以,跪在下边的族人都是听得激动,齐齐望向邰三爷。

    邰三爷也没拿乔,重新禀告了祖先,然后把五个小子的名字添上了族谱。

    五个小子规规矩矩磕头,各个抬头挺胸,极力装了大人的样子,惹人好笑,倒是把方才的沉肃和愤怒气氛,冲淡了不少……

    待得所有事情忙完,留下几个族人仔细打扫宗祠,烧香烧纸。

    等待半下午的时候,就可以关门,把点心和猪肉带出去,族人们一起分吃了。

    特别是孩子们,吃了供奉过祖先的祭品,祖先就会保佑平平安安,没病没灾。

    妇人们疼孩子,生怕抢不到点心,所以齐齐聚到邰家说闲话。

    以至于,老爷子和邰三爷带人“送”邰继仓一家去张家村的时候,都没有妇人跟随去看热闹!

    这会儿正好是吃午饭时候,张家村的村人扛着耙子,晃悠悠往家走,远远瞧着邰家众人浩浩荡荡过来,不像多友好的模样。

    立刻有人脚下生风,跑回村里报信了。

    于是,邰家众人赶到的时候,张家村的族长已经带了村里老少汉子等在村口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