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语速:
2x
3x
4x
5x
上一页    存书签 下一页
的故事。

    可有的人又难免心有戚戚,故事里的祥林嫂虽然苦命了些,但那些个波折,有些却又是实打实在他们面前发生过的,如今看过来,倒像是照镜子似的。

    他们或惊或痛,末了,不知是谁干笑着说了一句:“那什么迅哥儿,怎么把这也写成话本子。”

    却引起更深远的沉默。

    【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心里应该只有一个印象——惨。祥林嫂的一生太惨了,而这样悲惨的故事,就发生在鲁镇这个普通小镇里。】

    水镜上出现了一段课文,恰是那篇《祝福》的开头,不少文士定睛去看。

    鲁迅的语言他们早感受过的,古今交融,众人也看得惯。只见文章开头正是一段旧历年底的描写,读到这里的苏轼等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题中的‘祝福’,指的是新年的祭祀之仪。”

    明朝。

    先前便对这题目有些生疑的施耐庵施耐庵同样明悟般点点头:“浙东旧俗有近年关祈神赐福之仪,送灶日即始筹备,除日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祝福。十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鲁迅如此信手拈来,莫非是浙东人士?”

    他生出些漫无边际的猜想,转而忆起书中所写之事,到底还是叹了口气:“祝福之夜人人欢欣,独祥林嫂凄然而逝,悲意更深一层。”

    唐朝。

    白行简自《水浒传》后,对后世话本一直持学习的态度,是以看得尤为认真,一边默念一边认可般点头:“起首便能渲染一段情境,笔法老练至极。”

    “晚云闪光、爆竹声声、家家祝福,倒是写得热闹。”白居易也来鉴赏一回。

    对座的元稹默契地接过好友的话接着道:“然云是灰白、天色阴暗、雪花团团,镇中一团糟乱,热闹之景中又见沉郁萧瑟,竟让人生出压抑阴冷之感来,非是纯然岁关盛景。”

    话毕,就见对坐的白居易向他举杯遥遥相敬,显然对这段补充相当满意。

    “祝福之景既见热闹忙碌,又见隆冬衰堕阴冷,如此暗沉死寂之地,引人想见的自然不会是好的故事。”

    仿佛受到启发似的,白行简念念有词的沉吟良久,忽然抬头道,“用楚姑娘的话说,水镜上这一段文字,是否就是后世所言的‘环境描写’?”

    嗯……

    乍闻此言的元白一人对视一眼,回想起上一节课对“风雪”与“火”的阐述,再对比水镜上的文段,似乎……确是如此?

    白居易忽然笑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